2017年最新语言文字事业发展报告发布 我国普通话人数揭晓
语言文化:传承、传播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依托,也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传播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是新时期语言文字事业的重要任务。
田立新介绍,2016年火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约有4.86亿人次收看,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的又一文化品牌。这三个节目从字、词、篇的角度,展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体现了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文化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云南省九河乡的普米族,除两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汉语不熟练外,其余474名普米族人都能熟练使用汉语。同时,普米族人的母语意识近年也逐渐提高,一些家庭开始教孩子学习普米语。这表明,我国在通用语言推广的同时,重视少数民族母语传承,正在形成多元共存的和谐语言生活。
在港澳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成效显著。绿皮书收录的《台湾大学生繁简字态度调查》显示,现今台湾大学生对简化字的理解度80%以上者已超过六成,阅读简化字书报刊物没有问题。香港已开展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20年,年均测试人数由1996年的141人次发展到2016年的7338人次。澳门2016年有387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历史新高。
语言文字事业需要全球视野、国际眼光。一方面,“黄皮书关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生活情况,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参考,为中国走向世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黄皮书主编赵蓉晖介绍说。另一方面,汉语国际传播逐步推进,推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全球参加汉语水平考试的考生达600万人次。(记者 柴如瑾 图表数据来源:《中国语言文学事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