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砸钱追热门网游 未成年人网游行为如何监管

中新网   2017-06-14 09:57

­  资料图:使用电子产品易对青少年视觉健康造成危害

­  专家观点

­  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

­  沉溺网络游戏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其日常行为。上述陈老师表示,“市场上有的游戏没有明确的年龄适用建议和提示,孩子难免会接触到成人游戏中存在的不健康讯息。”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二平认为,网游开发商开发游戏是一种商业行为,目的在于挣钱,往往忽略了社会责任。与此同时,部分家长未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觉得孩子没出去闹事儿就行”。

­  王二平建议,网络平台应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避免“打开网络页面就弹出一些具有诱导性的游戏广告”。此外,家长应该和孩子共同参与一些益智类游戏,利用自身的判断力和自制力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节制。

­  显然,加强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的监管,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及合力协作。

­  事实上,针对网络游戏“变相诱导消费”、“用户权益保护不力”等问题,今年5月1日起,《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实施,要求实行“网络游戏实名制”,提倡网络游戏经营单位设置未成年用户消费限额,限定未成年用户游戏时间,并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不适宜未成年用户的场景和功能等。

­  今年1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家网信办起草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这是一部专门针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法律。

­  这份《条例(送审稿)》要求,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禁止未成年人接触不适宜其接触的游戏或游戏功能,限制未成年人连续使用游戏的时间和单日累计使用游戏的时间,禁止未成年人在每日的0:00至8:00期间使用网络游戏服务。(潘心怡)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