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年 广东自主命题的13年

新快网   2017-06-05 17:18

  录取

  关键词

  亮点:分段录取 按比例投档 合并批次

  1977年,广东省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地市初选、学校录取、省招生委批准的办法。第二年起开始“公布考生各科成绩”,对上线考生张榜公布;不上线的邮寄成绩单给本人的办法。

  在分段择优录取方面,广东省从1980年便开始实行“在政审及体检合格前提下,从高分到低分,参照志愿顺序和相关成绩,分段择优录取。”自1984年,第一批录取学校录取方法进行改革,开始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方法,并放宽体检标准。到1988年,第一批和提前批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二、三、四批录取实行“根据志愿,按1:1.2的比例投放考生档案”。1993年,本科院校全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

  在补录方面,广东省在2002年,首次组织本科补录。2006年,首次进行5个批次的“二次录取”。至今,在一次录不满的情况下,每个批次的录取依然会有“二次录取”。

  在创新方面,1984年开始,便实行免试保送,推荐少数优秀学生入学;1985年,广东开始实行保送少数优秀应届毕业生面试入学制度。但近年随着加分政策收紧,保送生方面也大受影响,人数继续下降。2003年,中山大学开始自主选拔录取工作试点。2015年,广东省考试院发出关于做好2015年基于高考(课程)基础上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明确7所高校采用“综合评价录取”模式在粤招生。

  录取批次上,从最开始学校录取,省招生委批准;到分多批录取;2003年,调整录取批次,实行分A、B进行投档,录取批次达到最多。直到2016年,广东省调整普通高校录取批次,将第二批本科A类和B类院校合并为第二批本科。2017年,广东省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将专科院校原3A、3B两个招生批次合并为“第三批专科批次”,设两组平行志愿。

  此外,在录取方式上,广东的现代化进程也一直走在前沿。1988年,基本实现电脑调配第一、二、三批高校录取的考生档案。2003年,所有科目实行网上辅助评卷。

  2021年及以后的高考生(2018年及以后入学的高一学生)录取,普通本科高校将采取“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考试招生录取方式。高职院校将依据“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择优录取。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