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细则拟下月出台
现状
设施开放后安全隐患成头号风险
对于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问题,市教委、市体育局、东城区、和平里街道、171中学等单位相关负责人昨天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汇报,在这个条例试行两个月后,多名负责人都坦率地谈到了存在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市教委委员王定东认为,学校对外开放体育设施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包括校园安全和参与锻炼的人员的安全问题。社会人员进入学校可能给学生带来安全隐患,另外,社会人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往往会纠缠学校甚至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有时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某学校游泳馆对外开放后,曾发生过一起溺水事故,学校给予了巨额赔偿,校长还被免职,这些案例,都让学校在对外开放体育设施时有顾虑,对校园安全提出新挑战。
此外,学校面临人员短缺问题。以前学校可以动员老师在节假日到学校加班,负责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管理,学校能给老师发加班费作为补贴,但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学校不能再给老师发加班费,要求老师在课外活动时间义务加班也不现实。
第三是经费短缺问题,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势必会带来体育设施的加速老化、损毁,更新设施又需要一笔经费,目前还没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学校体育设施开放工作补偿机制,学校这方面也存在顾虑。
第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与居民的需求有差距。市体育局副局长张霞介绍,他们调研发现,学校对外开放体育设施大多在周末和寒暑假,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开放的学校数量比较少,与群众的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第五,社会人员进入学校带来的管理问题。张霞介绍,一些学校对外开放设施后,进入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带着宠物,有的吸烟,有的甚至故意损毁设施,这些问题,学校很难进行有效管理。
多位学校校长也进行了发言,相关负责人提到,由于这些问题,导致最后对外开放的责任压到了学校,“学校压力很大,法规又要求开放,如果相应保障跟不上,全凭学校自觉和担当,难以保证开放效果”。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