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56.1%受访者希望自主招生更加公开透明

中国青年报   2017-04-20 10:25

­  40.0%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减少了考生压力,31.6%认为增加了

­  “自主招生考试给了考生多一次机会,一定程度上能平衡高考中的偶然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裴兆泽说,虽然自主招生考试在高考后进行,但她在备战高考时仍会投入一部分精力,“尤其是英语学科”。

­  江迪坦言,她非常偏好医学,而正是自主招生政策帮她实现了这个愿望,“自主招生能给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提供进入高等院校的机会”。

­  “自主招生为人才提供了另一个出路。除了成绩好的,偏科的、有个人兴趣爱好的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府深造,更能为高中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何霞认为,自主招生的考试题型思维发散,还能开拓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

­  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自主招生从2003年实行至今,是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开展的,这个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目前的自主招生受到行政权力的影响较多,高校里缺乏专业的自主招生团队。“行政权力在自主招生过程中起了作用,就有可能导致暗箱操作和腐败。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该让专业的团队在招生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让行政权力起作用”。

­  对于自主招生,45.9%的受访者认为“牵一发而动全身”,考生投入过多直接影响高考;43.0%的受访者则认为自主招生给予了“偏才”“怪才”更多的机会。其他看法还有:要求平时成绩也稳定优秀,难度太大(40.3%);优惠政策多,增加高考保险系数(31.9%);为学生提供开拓知识面的机会(29.1%);学生间的互帮互助变得“寡淡”(23.2%);给予偏远地区学生更多升学机会(20.1%);实为优质学生的“小高考”(13.6%)。谈到自主招生的落实效果上,40.0%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减小了考生压力,31.6%认为增加了。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河南新高考时间确定
  • 黑龙江省高考实行“3+1+2”模式
  • 2025年吉林省考分数线公布!成绩查询入口: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