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图已就 青年可期 《规划》为青年发展注入洪荒之力
《规划》的落实需要集社会各界之合力
《规划》中所明确提出的青年思想道德、青年教育、青年健康、青年婚恋、青年就业创业、青年文化、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年社会保障等十大发展领域,涵盖了当代青年所面临的几乎全部问题,具有非常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对于这十个领域,吴庆表示其涉及到青年发展最为核心的方面,已经相当全面。“《规划》出台之后,下一步如何扎实去推进,需要共青团来协调、政府有合力、工程来落实、经费得到位,最后还要有科学的评估。”
在吴庆看来,《规划》在具体执行阶段中仍需一个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在基层,以及西部等偏远地区,如何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合力体系非常重要。
“此外,推动青年发展规划的实施,必须多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有指标、有监测,才能切实有力地落实完善,不流于空谈。”吴庆讲道。
针对《规划》中提到的我国现已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吴庆认为相关青少年的法律政策仍需进一步完善,为此,吴庆建议国家能够出台一个“青年组织法”,来切实保障青年合法权益。
“政策需要创新,面对当下人口流动的问题,特别是体制内与体制外、农村与城市的人口双向流动,国家应该为这一代青年创造更好的条件,这就要求在人力政策上有所创新。”吴庆表示。
青年发展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远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协调和联动。在《规划》中,重点提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青年就业见习计划、青年文化精品工程、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等十大重点项目,来加强对于青年身心素质的提升和培养。
“青年发展要发挥社会各方的力量,去呼吁、关注,形成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着力解决青年所遇到的现实问题,将对青年的服务落实,这便需要根据现实情况来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吴庆觉得,加强对青年的服务,最关键一点还是要放在建设“青年之家”等服务青年的门市上面,为《规划》落地寻求一个落脚的地方。
同时,吴庆认为中国青年的成长需要导师的帮助和引领,围绕《规划》建立一个导师系统同样是当务之急,因为曾经在国外访学的经历,吴庆特别谈到在导师系统建设的细节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经验。
“总体来看,《规划》出台,令中国的青年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和平台,下一步工作就是如何围绕其核心宗旨来进行引导践行,在政府各个部门间形成一个共同关心青年的气候。我认为有了这种气候,有了党和国家对青年的关心,有了共青团为青年的服务,以及社会各界对青年的认可,新一代青年就能快速健康成长起来,那也是中国的福分。”吴庆表示。(记者 李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