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半受访者:中国数学基础教育最大优点是教师负责

中国青年报   2017-04-13 09:59

­  受访者指出,我国数学基础教育不足在于只注重成绩、过于强调技巧和死记硬背

­  在石家庄一中任教多年的数学教师马焕新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除了传授最基础的数学基本知识,也保留了对数学传统文化的教育,循序渐进的教育结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数学奥赛过于强调技巧,有点拔苗助长,这会让一些孩子觉得数学难学,从而回避数学,更谈不上发展创造力了;其次,数学教育缺乏各个阶段的衔接和整合,知识的系统性不够,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学习多少会带来一些影响”。

­  家住河北石家庄的李梓涵现在上小学六年级,喜爱学习数学,会比同龄人花更多的时间学习数学,“现在小升初基本都考奥数题,我个人很喜欢奥数,但一些同学是在家长和考试的逼迫下才学的。”

­  调查显示,58.1%的受访者认为考试过于频繁、只注重成绩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强调技巧,思维训练不足(42.9%),以及死记硬背,对能力提高作用不大(40.1%)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他问题还有:教学方法单一,压抑学生创造力(34.6%),难度过高,容易消磨学生兴趣和信心(31.1%),课外学习时间太多导致负担太重(27.9%),基础教育与后续学习衔接不好(15.6%)。

­  “小学、初中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太少,学这些一点用都没有,但现在发现这种感觉是错误的。”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学术训练,陈穆已经意识到数学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但很多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并不能深刻感受到这种重要性。

­  “我国基础教育把学习的所有目的都归结到学习成绩上,数学教育也存在这个问题,这是我国的教育制度与当前社会氛围导致的,我不否认应该存在一些竞争与考核,但是不能让考试占据了基础教育的一切。”陈穆说。

­  数学专业出身的闫鑫认为数学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老师和学生的定位上。“老师更多时候扮演一个讲授者,学生只是老师的听众”。闫鑫认为,这样的定位会限制学生的自我表达和探索,在后续阶段的学习中,自我表达和探索能力的缺失会增大不连贯甚至断层的可能性,“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分别偏重计算能力和深入的数学分析等能力,两者的衔接必然会有突兀的感觉,产生断层。”

­  柯林斯学习出版社引进中国基础教育数学教材这一行为,不仅将中国的教育方式推向世界,也能体现不同文化、不同教育理念间的融合与学习。调查中,42.7%的受访者认为教材引进的行为并不能代表哪一方的基础教育更加优秀,28.1%的受访者认为这表示我国学生的数学能力更强,13.5%的受访者认为我国数学基础教育不如国外。此外,14.7%的受访者认为不同的教育模式各有优劣,教材引进可以取长补短。(实习生 高辰辰)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菏泽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平台 2025年菏
  • 2025年玉溪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 两种途
  • 2025荆州中考查询时间及通道 荆州市教育考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