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课程标准将要出台
《培训课程标准》以校长专业标准为依据,同时也切实发挥校长专业标准在我国中小学、幼儿园实践以及校(园)长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它进一步明确了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所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应具备的专业素养以及应形成的专业能力,有利于推进校(园)长培训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进而提升校(园)长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培训课程标准》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队伍培训规划、遴选培训机构、评估培训绩效过程中将发挥导向作用,从而进一步规范各地校(园)长队伍建设工作。它也是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自我诊断、自主研修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校(园)长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提升对自我专业发展的认识、增强其专业发展自觉性,从而不断提升自我专业发展水平。同时,为提升乡村校园长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工作司也研制了乡村校园长培训指南,与《培训课程标准》一并印发。
适应实际需要,提升校长培训质量
“目前,区域差异、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太大,不同地区的校长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需求、不同情境下工作的校长,需要提高的方面差异很大。因此,校长培训要多样化,需要根据中国国情,增加针对性,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董奇说。与之呼应,《培训课程标准》的研制,在坚持规范性、引领性、衔接性和可操作性基础上,尤其注重了其适切性和针对性。
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和农村地区无论从社会文化还是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地区的校(园)长专业发展水平与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而各学段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和困难也不完全相同。《培训课程标准》面向的是全国范围内的国家和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因此在制定时,充分考虑了这些差异的存在。同时,它也适应我国普通高中教育、义务教育、学前教育等各学段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需要,针对校(园)长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回应当前各学段学校与幼儿园教育最需关注与解决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在会上,王定华强调:“我们的校长(园长)是学校(幼儿园)发展的领路人,是教育队伍的中坚力量。通过培训和培养,建设一支优质的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队伍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在培训中,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队伍专业提升。同时,培训基地要适应他们专业化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我们培训者和管理者队伍的专业水准,加强对各级各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和建设,改进培训的内容和方式,提升培训质量。”对此,《培训课程标准》的出台,意义重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