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一学校无垃圾桶 每个学生书包都携带环保袋

重庆晨报   2017-03-23 10:09

­  二年级2班谭淦文的妈妈本身就是一名环保爱好者,她很赞成学校的做法,还进一步倡导全校师生少用、不用纸巾。2016年春季新学期,她在工厂定制了一批手绢,自掏腰包送给全校师生一人一张。

­  ■新闻链接

­  重庆推进生态文明进校园

­  重庆晨报记者从市教委获悉,2017年市教委将着力推进生态文明进校园。具体而言有:落实中小学生态文明课程每三周一节的地方课程安排,保证每学年12课时生态文明课程;免费赠送一批中小学《生态文明》教材;确保全市中小学生态文明(环境教育)课人手一册循环教材;“4·22地球日”、“6·5环境日”,在全市中小学、职业学校及大学广泛开展学生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和大学生环境志愿者活动。

­  ■新闻面对面

­  做小事更能百年树人

­  重庆晨报:学校为何要提倡“垃圾不落地”的文化呢?

­  秦波:我们学校提倡了四大文化,“垃圾不落地”只是其中的一项,另外还有不剩饭菜、义工、升旗等。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向上上善”,引导孩子必须从一些小事着手。环保素养应该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教育是百年树人的事,要尽可能“去功利化”。从小养成文明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

­  重庆晨报:你们是怎么推进的?有没有遇到过阻力?

­  秦波:一开始没有喊出口号,只是学校方面努力做一些事情,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让家长配合,途径主要是校内课堂、家访、家长会等。阻力是有的,有人觉得这太不方便了。我们学校不设垃圾桶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倡导人人都尽可能地少产生垃圾,因此也不用一次性的东西,来校参观的客人喝了茶杯还要自己洗,对此很多人议论。

­  不能说全校孩子都做得滴水不漏,但我觉得还是有成效。前两天,有一位爷爷跟我说,童心小学足球队的孩子们出去比赛,虽然输了球,但赢得了掌声。大家给童心小学学生鼓掌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别人进球了,观战的童心队员会由衷地鼓掌,为对方高兴;另一个是比赛结束后,童心小学的队员们会将垃圾随手放进自己带的垃圾袋里。

­  重庆晨报:还会继续丰富“垃圾不落地”的校园文化内涵吗?目前有哪些打算?

­  秦波:我们其实还提倡“向儿童学习”,老实说,现在学校做到了公共区域不设垃圾桶,但我们教师办公室还是有垃圾桶的。下一步,我们准备让老师向孩子学习,也自带环保垃圾袋。(文/记者黄晔)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宁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宁中考招生
  • 2025年新疆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新疆中考成
  • 2025年安康市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安康市中招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