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名校校长告诉你

现代教育报   2017-02-28 18:38

­  点击标题下「现代教育报」可快速关注

­  *文 / 刘畅 (北京市中关村一小校长、特级教师)

­  学生是学习生活的主体,学生的需求研究无疑成为教师的第一要务。儿童的需求不仅在于要学会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容,他们更在意教师满足他们需求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满足儿童学习需求的教师,应当同时兼备科学知识和人文关怀的素养。

­  2005年7月11日的“名师课堂”让我记忆犹新,“了解学生内在需求 做学生喜爱的教师”主题论坛拉开了我校“关注学生需求”教师系列论坛的序幕。论坛伊始,北京教科院的专家向老师们展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集的“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主题征文征画活动的资料,老师们震惊的表情也让我大吃一惊!

­  北京市延庆县永宁小学安泽同学画的老师:左眼里是天真烂漫、活泼好学的孩子,右眼里却是不开心、郁闷的孩子,老师的鼻孔里也都有孩子。

­  一位学生写道:下课铃一响就让我们出去玩;学生犯错误了你要请家长,我们干了好事也应该向家长们说一说;老师要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需求,唤起了老师们的思考:“过去我把学生看简单了,现在我感觉学生就是一本厚厚的书。作为班主任,如果把这本书读懂了,读透了,我们才能真正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体察学生的内在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

­  开学后不久,教音乐的张老师讲了下面一个故事。在一次音乐课上,出现了尴尬的空场,这时只见一个男孩犹豫胆怯地举起了手,并给出了一个准确又精彩的答案。张老师兴奋地问他的名字时,孩子却给了他一个让她惊诧不已的回答——我就是您上学期最讨厌的杨晓源。出乎意料的回答,让张老师伫立在课堂中,一时不知怎样才好。这时,她突然想起了:要想一想学生需要什么?于是,张老师调整了一下,轻松地告诉他:“你很有音乐天赋,我今天真正认识了你,我会记住你的!”男孩心满意足地坐下了。

­  听了这个故事我很高兴,老师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用学习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老师们有什么样的行为是源于他们有什么样的思想。这次论坛将专家的思想与生动的调查案例结合,使理论自然走进了老师们心中,并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润物无声。

­  文章:文 / 刘畅 (北京市中关村一小校长、特级教师)

­  图片:网络

­  编辑:现教君

­  相关阅读

­  比特级教师还“厉害”?这些正高级教师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  学区房白买了?2017年中小学入学政策有这些大变化!

­  新学期,这4项教育政策是热点!将会怎样影响老师学生?

­  这些坑娃的“中国式礼貌”,95%的家长都中招,您呢?

­  毁掉孩子的8个习惯,第一个很多家长都在做……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国标”出台 聚焦舒适
  • 2025年央视《开学第一课》播出时间几点+直
  • 2025年广州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广州市高中阶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