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越减越重 “减负”的怪圈是怎么形成的 怎么破除

新华网   2017-01-17 16:58

 家长“焦虑”,民办优质资源如何定位?

­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认为,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能大行其道,关键还在于家长的“焦虑”。

­  在采访中,多数家长认同这样的逻辑:要有出息,就要上名校,从小学到大学都要卡准位置,升学就是成绩,分数来自补习,一旦不参加辅导,意味着今后环环脱节,这种“逻辑链”已经成为不少家长的“焦虑链”。

­  “某民办学校招生必备证书”“家长陪读攻略”等类似的升学“支招”充斥着网络论坛和微信朋友圈。上海市教委表示,已注意到其中大量内容不实,徒增家长焦虑。比如,上海多年前早已将一切证书与升学脱钩,一旦发现学校违规,将面临次年减少招生计划等处罚。

­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丁金宏说,要真正破解家长“焦虑”,还需家、校双方形成合力。他分析,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众物质生活提高,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自然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学校之间即便总体均衡,仍然存在差异,升学热始终难以降温,两者共同推动了家长的焦虑。

­  上海市人大代表、奉贤区副区长倪闽景曾任上海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他认为,家长们都急切地希望孩子上一个很好的初中。但是不一定难考的初中就是好初中。“一方面,我们要尽量把所有初中都办得很好,一方面家长们也应该放平心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将一部分时间分给课外活动。”

­  “虽然没有绝对的均衡,但教育行政部门还是要尽力而为。”丁金宏说,一些地方的民办资本在义务教育唱起主角,甚至有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趋势,这跟民办资本起补充作用的定位不相符,在教育资源并不缺乏的地区,可适当限制民办资本的参与度。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京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京市教育局
  • 2025年上海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上海招考热线
  • 遵义市招生考试网官网 2025年遵义中考成绩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