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团队“高分辨率污染源清单” 对雾霾进行靶向治疗

澎湃新闻   2016-12-27 10:36

■治霾“药方”好不好

□减排情景分析来报告

  有了“源清单”,就可以“按方抓药”,这就需要减排情景分析技术。

  “《大气十条》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控制对策,我们将这些措施划分为两大类:结构调整措施和末端控制措施。”贺克斌说。

  他进一步介绍,结构调整措施从源头削减排放,如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淘汰落后产能、限制机动车保有量等;末端控制措施是指末端控制技术的应用与更新,如实施脱硫、脱硝,进行除尘升级改造等。

  “为定量化其影响,我们在能源消费总量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能源结构调整措施,建立了2017年能源平衡表,得到分部门、分燃料类型的能源消费量。给出了2017年京津冀地区主要能源品种消费量预测。”贺克斌说。

2017 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应降低到65%以下,并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增加天然气供应、加大非化石能源利用强度等措施替代燃煤。

  从各项措施对京津冀污染物减排的贡献来看,在京津冀地区,能源结构减排对 SO2减排贡献最大(39.5%),电厂脱硫次之(22.8%);电厂脱硝对 NOx 减排贡献最大(46.3%),其次是机动车减排(19.6%)、能源替代(19.1%)。对一次 PM2.5 减排贡献最大的是钢铁行业除尘升级(28.7%),其次是能源结构减排(20.3%)。

■空气效果评估给建议

□精准治霾需要耐心

  通过减排情景分析,预测出“减排贡献红黑榜”,最后要做的就是用空气效果评估技术对改善效果进行模拟分析。

对京津冀地区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全方面实施《大气十条》,现有政策对SO2的控制效果较明显,但对NOx和一 次PM2.5的减排有限,对VOC和NH3的控制较为薄弱。

  为了支持京津冀地区实现《大气十条》设定的目标,贺克斌团队还推荐了强化措施,例如京津冀地区实现工业煤炭100%洗选,同时禁止使用硫含量高于0.6%的煤炭;京津冀地区对在用柴油车加装颗粒物过滤器(DPF)等。然后再次进行空气质量改善效果模拟分析,来判断这些强化措施对空气质量改善的效果。

  “实现PM2.5浓度到35微克/立方米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精准治霾需要耐心。”贺克斌说。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频道推荐
  • 2025年南宁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南宁中考招生
  • 2025年新疆中考成绩公布时间 附新疆中考成
  • 2025年安康市中考成绩查询入口 安康市中招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