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教师兼薪兼职政策会给高校带来哪些变化?
光明日报 2016-11-10 12:04
马陆亭:分类施策赋予高校更多收入分配自主权,让高校有了更多的政策空间和自主权利,也有了更大的改革灵活性去推动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薪酬制度改革。但是,如何规范校外兼职取酬、如何平衡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与兼职的关系,需要各高校因地制宜,在管理匹配上下足功夫,通过不断调整、完善形成更加规范和具有操作性的管理规定。
警惕教学科研、校外兼职与科研转化的失衡
记者:人才的创新活力得到极大激发,将给整个高等教育带来哪些影响?
马陆亭:通过种种举措激发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及产学研合作,避免过去教师科研成果“睡大觉”等情况的发生。最重要的是,这也鼓励他们走入社会,履行社会服务职能,解决社会问题,从而直接推动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陈超:毫无疑问,这项政策短期内将会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但需要警惕的是,从长远来看,如果教师把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科研转化和外部兼职之中,不可能不对其教学科研等本职工作造成影响。要防止“科研第一、资本第一、产权第一、股权第一”等思想扭曲高等教育基本理念和核心使命。(记者 晋浩天)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