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北京教育论坛:研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
现代教育报 2016-11-08 08:23
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最终要落到每位教师身上。那么教师该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呢?一项调查显示,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同学间的讨论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还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所以老师只有通过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育模式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据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研究所教授谢小庆介绍,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审辩式思维(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呢?
褚宏启建议,老师要巧妙地提问题,运用“苏格拉底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而学生也要自由提问,自由提问活动所涉及的问题常常由书本或讲课激发出来并且没有给出答案的问题,被称为“无知性问题”。研究表明,一些学生常常能够也非常喜欢提出好的无知性问题,大多数学生一个学期下来至少能提出一个好的无知性问题。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互相辩论。辩论可以使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鼓励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各个视角的优缺点进行开放性讨论和批判。
教师在培养人才过程中,要保护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和自信心,推进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型师生关系,营造民主、自由、宽松的教学氛围。(记者 张广林 郑欣 见习记者 苏珊 张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