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中国留学生遭“绑架” 揭开跨国洗脑犯罪
骗局大解析,其实这场绑架案破绽颇多
为了控制若芸达到诈骗的目的,这群骗子们的安排的骗局可谓有板有眼,精心谋划。然而再完美的骗局,也有漏洞。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这场骗局,解析骗子的惯用技俩:
1、伪装公务员身份
这场骗局的起点就是以公务员身份进行的一通公务电话,人们往往对公务员的身份有一种服从感。对所有所谓的公务电话,一定要倍加小心,骗子极有可能在利用你的心理暗示作用在行骗。
2、操控心理,假装“为受害人着想”
骗子一直以站在若芸一边、帮助若芸洗脱嫌疑的立场让若芸做各种事情,再加上若芸天真单纯,于是被骗子一步一步牵着鼻子走,到最后甚至“自己绑架自己”,自己玩儿起了失踪。
这个世界上还有许多像若芸一样天真单纯的女孩子,社会的复杂与人心的黑暗对于她们来说,都是遥远又虚幻的概念。骗子正是抓住了她们的单纯,巧妙地玩弄人心,才把她们骗得团团转。
世界上好心人没有那么多,越是“为你好”,越是可疑。
3、切断受害人与外界联系
骗子切断了受害人与外界的一切联系,控制社交网络、汇报行踪……都是其手段,目的就在于让受害人一直深陷自己编织的谎言,失去向外界求助的机会。不要因为任何人的一面之词,就切断你和父母亲人的联络。
4、骗局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骗钱
大部分骗局的最终目的都在于骗钱,所以就有了骗子“办理公案”却使用支付宝汇款、出庭需要证明财力……这些骗局漏洞,目的只在于将受害人的钱骗到手。
所以无论何种骗局,只要提到账户和钱,都应该警惕。
最近一段时间,已经不止一起像若芸这样“虚拟绑架”的案件被曝光了。记者了解到,去年以来,墨尔本已有十多起类似案件发生,单笔涉案金额40万澳元以上。最近一个月以来,阿德莱德、墨尔本相继有中国留学生涉及虚拟绑架诈骗案。再加上北美、欧洲等地相继曝出的类似案件,受害人估计有上百人,加起来诈骗金额可能会有上亿元。
在澳大利亚维州境内,已知的此类电信远程“洗脑”诈骗案已发生多起,而尚有受害者由于隐私等原因并未公开。对此,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表示,领馆对于此类案件已在官方平台多次发布提醒,也一直在联系各大高校通过各种方式通知留学生预防诈骗案件的发生。
正是由于留学生初离家乡、涉世不深,又缺乏防范意识,骗子才有了可乘之机。如今的诈骗集团骗术愈发升级,惟有自身有充分的安全防范意识,才能不被骗子钻了空子。希望受害人若芸的经历,可以给大家敲醒警钟,谨记骗子的常见骗术,远离心怀不轨的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