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留学持续升温 专家: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低龄留学持续升温 专家:家长要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孩子应该在大学毕业前甚至没有读完高中就出国吗?5月22日,两家中外调研机构发布了一份《2018中国留学白皮书》。这份报告显示,更多中国家长接受这个观点:高中及以下阶段的子女,可以出国留学。
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被调查的中国家长对于小学阶段留学的意向达27%,中学阶段为29%,高中阶段为24%。与此同时,低龄留学的目的也更加多元。
未成年阶段学子,其自我保护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较弱,这也是最让家长伤脑筋的问题。
低龄留学
学英语仍是主要目的
留学低龄化现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低龄留学是指高中及高中以下的学生到国外读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低龄留学成为一些家长的选择。在这些家长看来,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成才”。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能够让孩子提早掌握国际通行的交往能力,提早“看看世界”。李女士在英国陪孩子读初中,她说:“现在很多国内家长会让孩子上国际班,非常注重外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孩子小,语言接受能力强。到国外读书处于全英文的环境中,有利于其学习语言。让孩子尽早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也提早为申请英国的大学做准备。”
调查显示,美国是我国低龄留学家庭最青睐的留学目的国,中国学生也成为美国中学国际学生中的第一大群体。2016年,美国本科申请系统(CAAS)上线,对美国低龄留学市场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份北京新东方前途出国联合市场调研公司与一家英国调研机构推出的白皮书分析认为,CAAS使得计划申请本科的中国学生从以前的高三逐步提前到初三年级。由于初三或高三申请私立学校竞争激烈,部分学生就更改计划,决定延后至高一或高二赴美留学。
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申请美国公立学校的12年级(相当于国内高三)就读一年,获得美国高中文凭,以图申请美国大学时增加一些优势。
与此同时,近两年中国学生申请美国私立中学的现象也在增多。范先生的儿子在美国读高二,谈到孩子低龄留学的原因,他说:“低龄留学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经历,开拓其视野。留学经历能够帮助孩子日后申请到国外大学和感受不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在国外的教育和就业压力。”
低龄留学
利弊需具体分析
中国人历来重视教育,在教育方面舍得投入。那么,低龄留学到底好不好呢?
张先生的儿子在美国读高中,他说:“孩子独自出国学习,可以锻炼他的独立性,让他独自面对一些社会问题,并学会妥善处理。我能感觉到他出国后在迅速成长,遇事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在国内时那样有依赖感。这样的经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
小学至高中阶段的学生恰逢青春期,而青春期被心理学家称为人生的“第二个塑形期”。这是最适合学习知识的时期,也是“自我”萌芽、寻求自我价值,追求独立,对外发展社会关系的重要时期。去留学的不是家长,而是孩子。他们的想法,不尽相同。
王萌(化名)初一独自到加拿大读书。她说:“刚到国外的时候,我遇到困难不知道该跟谁说,跟父母说了也不会有任何的帮助。我很难过,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低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就要远离父母到陌生的环境生活。面对不同的教育体系,往往学习压力很大。这个时候,父母或老师不在身边,很容易产生“被抛弃”的感觉。一些孩子在寄宿家庭中也会面临交流上的问题、文化上的冲突,这些都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些许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