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活动 > 正文

海都小记者参加海交馆圆梦课堂 变身“小拓印家”

2014-08-06 16:14 来源:海峡都市报 0

孩子们动手拓印

  闽南网8月6日讯 “快看我的书签,漂亮吧!”上周六上午,23名海都小记者参加了由海交馆与泉州圆梦义工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的“海交馆圆梦课堂”2014暑期体验活动。学习古人是怎么复制碑文的,还头一回变身“小拓印家”,将钱币拓印、制作成精美书签,既学知识又动手实践。

  在海交馆老师的讲解下,小记者们先将宣纸覆在硬币上,再用毛笔蘸水轻轻描画,然后再用牙刷轻轻敲打宣纸,等宣纸上的水渍七分干,再用拓包蘸墨上色。

  这些步骤看似简单,但操作起来可没那么容易。小记者们有的敲击力气太大,把宣纸弄起了毛边;有的太着急上色,没等水迹七分干就上墨,做出来成品糊成一团,把小伙伴们都逗笑了。

  好在有老师的指导,还有爸爸妈妈的鼓励,在大半个小时后,小记者们第一枚拓印书签纷纷出炉,美得孩子们举着由拓印做成的各色书签,不停地向身边的小伙伴炫耀着,“看,这是我做的书签哦”。

“复印”铜币

  今天天气很热,但我心情却很兴奋,我和海都报的小记者们去泉州海交馆学习“复印铜币”。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先拿起一块橡皮泥,然后将一枚古钱币扣在上面,再把宣纸放上去,准备工作就做好了。接着我用毛笔蘸水将铜币润湿,再用牙刷将宣纸与铜币之间的气泡轻轻刷掉,最困难的事——扣印,来了!无论我怎样做都印不好,不是水太多,就是纸太干了。过了1个多小时,我桌子上用过的废纸堆成了一座小山,但是一张铜币也“复印”不出来。

  我心想,“这有什么好为难的?再难我也一定能完成任务,我一定能行的!”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经过仔细琢磨和再三研究,我终于“印”出了第一张铜币,比其他小朋友印得还好,真是太棒了,那种感觉妙不可言。(海都小记者 李凯峰 泉州实验小学)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海峡两岸植物生物学暑期班在福州召开 与专家面对面
下一条:厦门思明区青少年宫舞蹈获百花文艺奖荣誉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