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改三名同学高考志愿被行拘仅因自己成绩差 篡改志愿怎么罚
是谁篡改了他们的志愿?
7月3日晚上,张某想看一下自己的志愿填报的确认情况,登录浙江省高效招生志愿填报系统,结果惊讶地发现,之前填报的院校不见了,变成了一所自己完全陌生的大学。高考志愿填报在6月27日下午就已经结束,要想修改根本不可能。
张某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
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鲍某、汤某两位要好的同学。
没过多久,鲍某、汤某两人上网查询发现,他们的志愿也被人篡改了!
三人一晚没合眼。第二天,他们走进天台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报了警。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组织民警展开侦查,网络安全保卫大队随即启动调查,很快锁定了嫌疑人陈某。
7月4日下午,经过追查,陈某在家里被传唤到了派出所。
这个陈某并不是陌生人。记者从当地民警处了解到,陈某和张某三人是高中同学,关系一直挺要好。成绩揭晓后,全班同学于6月26日回校填报志愿。在老师办公室时,听说陈某的高考发挥得很差,成绩只有300多分,老师将他的成绩和好友张某、鲍某、汤某进行了比较,“他们成绩提高很多,发挥也不错,你的成绩在班级里都是垫底的。”
好友张某、鲍某、汤某的成绩都挺出色,陈某感到很失落,担心自己成绩不好会被人取笑,嫉妒之情随之让他萌生了想法:“不是说咱们都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吗?那就应该陪我一起面对高考的失败……”
陈某和张某等三人关系非常要好,也都知道彼此的身份证信息,他利用张某三位同学的身份证号码,登录了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在6月27日高校志愿填报结束前,先后将张某、鲍某、汤某三人的高考志愿篡改掉。
陈某改了同学的高校志愿后,几天里内心惶恐不安。6月29日,他受不住内心压力,再次登录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想把张某三人的志愿改回来,但因早已过了志愿填报截止日期无法修改。
查明事实后,由公安出具侦查证明,本地教育局和省教育考试院联系协调,然后在系统后台上查看到第一次志愿填报的原始记录,所以省教育考试恢复了张某、鲍某、汤某三人的原始高校志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三)项规定,天台警方日前依法对陈某作出行政拘留10天的处罚。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为帮学校招生非法篡改19名考生志愿,两男子受审
为获取高额佣金,南宁市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的两名业务员帮助广西两所民办高职院校招生。他们非法获取考生报名号和个人信息,通过猜密码及骗取考生登录密码等方式,进入志愿填报系统,擅自修改和锁定考生志愿,导致19名考生被错误录取。6月21日,南宁市青秀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两名被告人被指控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报案:考生填报志愿与录取院校不一致
2018年上半年,广西考生韦某参加广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后,通过别人发的传单认识一个QQ网名为“广西高考直通车”的人,对方自称为“高考辅导老师”,并极力向韦某推荐填报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和广西科技职业学院这两所学校。韦某没有理睬,按自己的意愿填报单招志愿,但没有锁定。之后,韦某发现其账号和密码不对,无法登录招生系统。他后来上网查询发现,自己竟被没有填报的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录取了。
无独有偶。去年,广西考生杨某也发现自己的单招志愿被篡改了。杨某填报单招志愿时,并没有填报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却被该校录取。
2018年5月,广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后,自治区招生考试院接到河池考试院反映,有考生填报志愿和录取院校不一致。经技术人员查询,发现考生登录密码和志愿于2018年5月5日被其他IP地址登录修改。同时,发现该IP地址尝试登录307名考生的志愿填报账号,登录成功80名,疑似更改了其中多名考生的密码和志愿信息。
自治区招生考试院工作人员向南宁警方报案。2018年6月7日,嫌疑人贺某和邓某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今年3月12日,南宁市青秀区检察院以贺某和邓某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依法向法院提起公诉。
指控:被告人行为导致19名考生被错误录取
6月21日上午,青秀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被告人贺某和邓某被法警依次押上法庭。现年26岁的贺某和27岁的邓某均是防城港人,大专文化。
公诉机关指控,2018年5月,广西高职院校分类考试结束后,被告人贺某和邓某等人为帮助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招生以获得高额的佣金,通过诱使考生在“预报名系统”填写资料的方式,非法获取了考生周某、韦某等人用于登录广西普通高校志愿填报系统的报名号以及个人关键身份信息,然后采取猜密码(比如生日)的方式进入考生的填报志愿系统,修改考生的登录密码,将考生的志愿修改为与之有利益来往的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同时,贺某、邓某等人还采取虚构招生老师、高考志愿者等身份获取考生信任,以帮助考生填报志愿为名,骗取考生身份证编号、报名号和登录密码,擅自修改和锁定考生志愿,诱使考生填报与其有利益往来的两所学院。
经查,在2018年5月3日至5月5日广西招生考试院开放志愿填报期间,共有19名学生错误被广西蓝天航空职业学院、广西科技职业学院录取。
提醒:考生要保护好个人信息和密码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在被错误录取的这19名考生中,有的选择复读,有的无奈将错就错去学校就读,有的选择退学。目前,又是一年一度的升学季,那么,考生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呢?此案中,不法分子是利用App和小程序来获取考生的考号、姓名和身份证等个人信息的。有些考生涉世未深,并没有什么防范意识,很容易被陌生人套取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登录密码,甚至有的考生还主动告知。有的考生则是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很容易就被猜到。
警方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了解招生信息。不要随意登录陌生的小程序,也不要轻信网络上的那些所谓“高考志愿者”和“招生老师”,更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登录密码。同时,不要以自己的生日或者简单的数字来作密码,因为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很容易被破解。一旦信息泄露,会造成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