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组建未成年人保护联盟 检察官警官等进课堂宣讲
推出“八个一”法治教育套餐,破解“问题少年”教育引导难题
一些有着暴力倾向的“问题少年”,不仅影响师生和谐、校园和谐,而且这些少年极易滑向犯罪道路,从而酿成个人和家庭悲剧。对此,石狮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也拿出了“绝招”。
2018年4月25日,石狮市看守所一名因故意伤害罪入狱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至今,我还记得当初被关进看守所的感受,戴上手铐的双手是那么冰冷,气氛沉重得令人窒息,曾几何时,我也是母亲的骄傲,而我却打碎了她的寄托……”
在现场旁听的是23名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临界青少年以及他们的家长。其中,曾因打架被学校记过处分的小黄说:“走进看守所的那一扇大门,似乎自由就被上了枷锁,我为自己的无知叛逆感到后悔。”
参观羁押场所,这是石狮市推出的法治教育举措之一。“一些‘问题少年’,家长管不了,学校也管不了,单一的说教和心理辅导已经不起作用了,又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怎么办?这就必须借助公检法的力量。”陈林表示,检察院推动牵头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的初衷,就是要进一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权益。
于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该市从2018年起开始举办“青春成长法护航”法治专题教育班,推出“八个一”法治教育套餐,建立帮教工作档案,帮助“问题少年”重回人生正轨。“八个一”法治教育套餐包括:一堂法治课、一次参观羁押场所、一次旁听庭审、一场军事训练、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一次义务劳动、一次心理辅导、一次交流座谈。
据介绍,目前该市已举办培训班3期,参加培训的“问题少年”及其家长210余人。
“在参加法治教育专题班时,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与父母在培训现场抱头痛哭。后来,这些孩子大多数在思想认识上、学习行为上都有了较大转变。”石狮市人民检察院蔡玲玲说。
多部门联合检查和执法,破解校园内外监管职责不清难题
近年来,媒体报道了一些学生在校外培训机构被猥亵、性侵的新闻,有的校外培训机构还存在消防、卫生安全隐患。
在一些县市,对于托管机构、培训机构的治理存在主管部门职责不清、监管不到位等情况,有的甚至出现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在石狮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的12个成员单位通力合作,许多校园内外监管职责不清的难题都迎刃而解。
在加强对托管机构、培训机构的监管方面,石狮市人民检察院联合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按照抽查摸底、重点排查、全面清理的方式步骤,“梳、清、治”多措并举,协同推动校外托管机构得到综合整治。2018年5月至9月,该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成员单位联合各镇办、街道等,对全市324家校外托管、培训机构全面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687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112份,关停16家,约谈责任人6人。
周拥护介绍,市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开办条件、办理程序及各部门监督管理职责等常态治理内容,引导托管机构合法合规办学。
“每学期的家长会上,我们告知家长若确有需要把孩子交给托管机构的话,要去有相关资质的托管机构,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发展。”石狮市第三实验小学教师林媛媛说。
此外,石狮市未成年人保护联盟成员单位定期开展校园安全联合检查,对学校内部保卫力量、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防范设施、应急处置机制等逐一检查,同时加大对校园周边网吧、出租房屋、食品餐饮摊点等安全隐患的排查。
仅2018年,该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及校园周边开展安全大检查30余次,共出动执法人员2100人次,排查整改校园内部安全隐患75处,校园周边治安乱点34处,收缴不合规玩具、刀具等67件,杜绝校园及周边的安全隐患。
石狮市委书记朱启平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建立了政府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联合监督与执法机制,打破了部门壁垒,融通了部门关系,形成了高度的责任认同与强大合力,从而为未成年人营造出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龙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