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为什么叫大春物 大老师是谁
四、大春物为什么火了?
一般而言一部作品的火爆基于两点:人设和剧情。事实上我们看到作为 2013 年春番,Brian"s Base 制作的大春物一期作画崩坏得简直要命,但即便如此它依然在日本带动了大春物轻小说及周边产品的销量,那么除了原画ぽんかん⑧老师的功劳,剧情上的强势更是造就了值得关注这部作品的看点。
原作渡航的文笔并没有过多的花活,不像老贼西尾维新总有一种日语的韵味在里面,但是渡航一直致力于将一个人的内心活动,人物动作细节尽可能"客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将其解释清楚,毕竟在设定中,大老师的性格就极其别扭,而如果不能将他的心理真实地表现出来,那么他的行为动机读者一定无法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大老师在作品中做任何事表现的逻辑性都极强,并且由于渡航对大老师的这种设定,也让大老师自己能够"真正地读懂"他所接触的人的心理,读者在通过大老师的解读来正确地理解作品中出现的其他人物的内心想法、言语和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不侮辱读者智商。
比企谷八幡人设对比:(从左到右)ぽんかん⑧、Brain"s Base、Feel
"读空气"在一个人身居日本时非常非常关键的事情,大老师几乎把这种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但与此同时,大老师并未因此展现得过于高冷,他又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家伙。这两种关系较为微妙的特质集中在大老师的身上,故事的戏剧性也自然丰富了起来。在面对多方压力时不得不出面解决问题,是就此忍气吞声还是主动出击,而各自的利弊又是如何,大老师的每一次表现都相当精彩。尽管,并不是每一次事情解决,迎来的都是好结局。
不过,正是因为有着丰富的心理描写,因此大春物实际上真正对剧情的地方并不多,剧情的线路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大老师心理描写的过程中静静流过,因此有时候的确看起来会犯困,不过如果能够找一个下午安安静静喝杯咖啡专心读的话,还是非常有趣的,包括渡航老师对各种甩梗,更能让各位资深御宅们会心一笑。
大量心理描写导致的另一个大问题就是作品动画化时对内容的取舍。从结果来看,不论是一期的 Brian"s Base 还是二期的 Feel,在对内容的把握上还是值得赞扬的。在小说中有一些桥段,看上去和主线并无关系,有的事件甚至可有可无,而在动画中我们的确也没有看到这些桥段。两季作品都着重主线剧情,并且因为动画的加成能让人物的心理描写直接通过画面来展现,因此动画在某些程度上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性格。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原作党都认为这两季动画忠实地还原了原作,一部分人认为动画进度太赶,砍掉的部分太多,以至于一些台词和桥段让人摸不着头脑,甚至对人物的认知造成缺失。但即便如此,两季大春物动画仍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此外,萌元素是御宅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春物作为一部轻小说自然也不例外。除了大老师,作品中登场的其他角色在人设和萌点设计上也非常讨好读者。
比如女一号雪之下雪乃的黑长直、过膝袜、无条件喜欢猫以及似有似无的傲娇属性:
雪之下雪乃,ぽんかん⑧绘
又比如另一位女一号由比滨结衣头上的团子、元气萌,以及作为点缀(伪装)的冒失娘属性:
由比滨结衣,ぽんかん⑧绘
再比如又一位女主角比企谷小町的虎牙和略带腹黑的属性,以及一根跟哥哥那根方向相反的呆毛:
渡航推特头像(x)
再比如又一位女主角平塚静老师,带有帅气的熟女属性,也有一头漂亮的黑长直,却天天念叨"好想结婚":
平塚静,ぽんかん⑧绘
即便说大春物相比同时期的作品在剧情表现方面高人一等,但对于深谙御宅喜好的渡航老师而言,Fan Service 这种东西仍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只表面上看,大春物似乎又是一部"一位男主,多个后宫"的主流商业动画片。但在大春物的剧情日趋白热化之前,这种"后宫"的既视感其实是非常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