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访美首次亮相联合国 中美双方将对话网络问题
【对华噪音】
对华不理性声音会伤害美国
新京报:习近平主席此次出访正值美国选举,共和党多名参选人指责中国,这是否会影响习近平主席访问?
李成:在美中关系遭遇噪音时,习近平主席访问美国,希望通过他的身体力行为两国关系创造良好契机,解释中国外交政策,消除误会。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主席做出访问决定非常值得肯定。
美国政府中也有一些不了解中国的声音,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用最高国宴礼仪款待习近平,这也是值得称赞的。曾有人认为,奥巴马在任期最后两年不会在外交上有作为,但奥巴马还是坚持做了对的事情,特别是邀请习近平主席访美。
新京报:基辛格认为,对中美关系不理性的声音终会伤害美国,你认同吗?
李成:过去十年间,每两三个月,我都会去纽约与基辛格交流地区局势。我和基辛格在美中关系上有相同结论,目前,对中国的误解和批评声音在美国仍然存在,“中国衰弱论”也有市场,但这些观点缺乏实际论证,不能让这种声音左右我们的行为和观念。这就需要对话,要让中美关系的积极声音得到更好的传播。
【经济合作】
与州长互动利于经济合作
新京报:中国经济目前面临一些问题,美国如何看待中国的经济情况?
李成:在某段时间内,一个国家经济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美国在2009年遭遇经济危机,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中国经济虽然在短时间内遇到些许挫折,但我们要看历史性发展,在最近十年中,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上遇到一些问题并非无法改变,中国只是在经历结构性调整。
习近平将在西雅图与美国大企业家互动,另外,各国企业家还会在纽约与习近平互动,这都体现了世界对中国经济有比较平衡的把握,尽管有些担忧,但中国仍有很庞大市场。如果你说中国经济不好,那你告诉我哪个市场好。
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与美国经济人士互动会有很多亮点,除此之外的一个亮点是习近平会与州长们交流,这会推动中美经济合作,因为美国州政府更着眼于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新京报:习近平在西雅图与IT精英互动是否会为两国互联网经济带来突破?
李成:中国网络经济在改变世界经济结构和运作模式,应该鼓励开放,这都是中美经济中的新问题,能坐下来谈这些问题,认识新的挑战,采取合作态度是主流。
新京报:中美已交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BIT)负面清单,此次元首会晤会为今后的谈判注入哪些活力?
李成:奥巴马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会对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倾尽全力,在这个实现突破后,奥巴马会更多意识到与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在推进BIT谈判上,根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
另外,美中经济关系进入新阶段,中国目前发展重点在服务行业和私有企业,服务行业也是美国强项。中方目前有很多资金,可以投资美国的基础设施,这将是中美新一轮互补,习近平此次访问可以促进这些方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