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 百亿烽火的“智慧”抉择
光通信、光网络、光传输、光接入……回望“十二五”,在我国乃至全球光通信领域,烽火通信将一项又一项技术带入城市建设和千家万户,创造了数不清的行业第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成为主体;三是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如何通过产业跨界、融合,到逐步适应、引领新常态,是每一个转型中的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和央企必须直面的问题。
站在“十三五”的起跑线,百亿烽火,未来新的发力点在哪里?
光通信巨头的抉择是——智慧城市。
在我国光通信领域,烽火通信的技术和市场份额均首屈一指,为何在专注本业这么多年后,决定发力智慧城市?
吴军: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更美好。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孕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传统交流传播方式、重组产业体系、重构经济社会结构,将全社会带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发展时期。全球各国纷纷加快信息产业布局,在工业领域,德国、中国、美国等制造大国,先后出台“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加速美国先进制造业》等国家战略。
以宽带、泛在、融合、安全为特征的“云——网——端”新信息网络、移动互联、软件定义网络等日新月异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应用到社会经济各领域。
伴随着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城市也在蓬勃兴起。建设智慧城市,是提高城市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是加速科技创新应用的主攻方向,是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它将影响未来城市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智慧城市中的许多技术和产品,都与光通信密不可分,大到城市智慧布局,小到一个交通信号灯。烽火通信决定进入并且放大这一块的新业务,是有着成熟的技术实力作为支撑的。
现在全球以及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吴军:全球智慧社区论坛(ICF)近年评选出全球21大城市,其中2014年的前7位为:阿灵顿、哥伦布、新竹市、金斯顿、新北市、多伦多和温尼伯。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铺开。“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计划投资规模超过2万亿元。自2013年住建部公布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以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批近30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较有影响力的智慧城市有北京(经济可持续发展);上海、南京(智慧交通);深圳(平安城市);广州、武汉(电子政务);杭州、成都(信息惠民);西安(智慧旅游);银川(PPP建设模式);贵阳(大数据应用);无锡(智慧农业);苏州(智慧教育)。
湖北也在省内推进了一批智慧城市试点,除了武汉,还有黄冈、咸宁、宜昌、襄阳、荆州、仙桃、麻城、老河口等地。
截至目前,全国至少3个直辖市、6个省、10个副省级城市、41个地级市在工作报告中出现智慧城市内容。正在提出和实施中的智慧城市项目超过100个。但从城市整体来看,中国暂时没有哪一个城市能称得上是完全的智慧城市。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现状有以下几点:一是以电子政务为政府信息化起点;二是以数字城管、平安城市为城市信息化开端。
总体来说,我国智慧城市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顶层规划和顶层设计;数据共享程度不高,存在信息孤岛;标准和安全体系不完善等。
武汉在今年7月的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面接驳“互联网 ”,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武汉的智慧城市将如何建设?
吴军:武汉“互联网 ”产业创新工程提出了一个“11711”行动计划,即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等11项“互联网 ”产业创新工程,全面开展技术创新硬件突破行动等7项创新主体跨界创新行动,2015年确保完成11个智慧城市示范项目。
今年,武汉计划完成的项目包括:全市重点区域公益免费WiFi全覆盖;建设市政务云(数据)中心,实现政府各部门信息数据互联互通,用“数据跑腿”代替市民跑腿;市民“一卡通”,构建全市“一张实名卡一个虚拟账户”的市民卡体系,市民只需一张卡即可享受各类政务和公共服务;建设华中地区乃至全国的智慧小区;推广“智慧工地”应用,实现监管部门、公众、工地业主等对工地施工情况的24小时全天候在线监控等等。
武汉是全国唯一被住建部和科技部同时批准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城市,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均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烽火通信在湖北智慧城市建设中,将承担怎样的角色?
吴军:烽火愿做智慧城市完整解决方案的提供商。
一个巅峰城市都需要几个领袖级的本地企业,深圳有华为、腾讯,杭州有阿里、海康威视,北京有百度、联想,作为总部在湖北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央企来说,烽火科技责无旁贷地要肩负起推动湖北信息产业倍增的重任。
烽火科技在“十三五”期间,会将智慧城市作为集团战略转型的核心方向,充分发挥在电信网络和IT软硬件业务领域的多年技术沉淀和综合优势,拥抱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技术转型。具体而言,将聚焦政府、广电、能源、交通、建筑、金融、医疗、教育等行业,做强以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移动信息化与智慧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城市”信息经济,做大以“安全、自主、可控”为特色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生态圈,以端到端一站式解决方案和IT软硬一体化方案,服务于信息化市场,同时也打造出湖北的智慧城市产业圈。
针对湖北的特点,您对我省及武汉市的智慧城市建设有哪些建议?
吴军:聚焦信息经济,发展智慧产业,丰富智慧应用,抢占标准制高点。
智慧产业是指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知识和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提供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
在发展湖北、武汉优势的信息产业方面,要持续强化光通信产业,将光通信打造成湖北和武汉的世界级名片。同时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大数据分析、电子商务、集成电路等;布局国产可控系统,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力量;抓住北斗应用的机会,发展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