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业在线 > 正文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存在投资总量严重不足

2015-11-22 13:59 来源:新华能源 0

  新华网北京11月20日电(张世祥)11月19日下午,中国清洁空气联盟秘书处(清洁空气创新中心)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实施的投融资需求及影响》研究报告。

  据了解,该报告由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和南京大学组成的专家工作组经过两年多的实地调研,系统的统计、分析和测算而总结完成。

  当天下午,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董战峰博士向来自金融界及国家环保部门的专家等解读了这一报告的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与报告成果。

  该报告指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2017)》(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共需1.84万亿元,与之前预计的1.7万亿增加了8%。优化能源结构、移动源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面源污染治理四个任务类别的投资需求分别为2844.00亿元、14067.66亿元、915.44亿元和615.72亿元。其中移动源污染防治的资金需求最大,是其他三部分之和的三倍还多。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直接投资分别需要2490.29亿元、2384.69亿元与903.58亿元。其中,京津冀所需投资最大的部分是工业企业污染治理,长三角和珠三角所需投资最大的部分是移动源污染防治。但是由于目前未能形成稳健有效的大气行动计划实施的投融资机制,而且中央财政投入规模(2013年和2014年仅为50亿元、100亿元)相比于实际需求仍落差较大,所以我国大气污染治理仍然存在投资总量严重不足,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性投入、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能够拉动GDP增长2.04万亿(五年合计),增加就业岗位291.13万个。其中全国大气治理投资能够拉动GDP增长2.82万亿元,增加就业岗位380.31万个。淘汰落后产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增长起到负面作用,造成GDP减少7762.57亿元,减少就业岗位89.18万个。三大重点区域相比,长三角地区所获的直接效应最大为2782.03亿元,京津冀地区所获的收益仅为35.66亿元,远小于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主要是因其淘汰落后产能量较大,其导致的负效应抵消了大部分环保投资拉动的正效应而导致。在重点行业发展方面,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受益最大的行业是交通设备制造业、通用专业设备制造业和农林牧渔业。

新闻推荐

到头了;
下一条:网上做兼职靠谱吗、淘宝刷单兼职怎么分辨真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