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镜头会讲故事 魏振贤摄影展反响热烈

海峡导报   2017-05-12 10:18

­  5月1日开始,厦门市鸿山书院人潮涌动,众多市民争相观摩《为霞尚满天——魏振贤摄影展》,观众中不乏省级领导、业内专家、传统文化爱好者等,还有台湾、香港和北京、陕西等地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

­  这个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海外联谊会、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展览,在观众中间反响热烈,引发媒体争相报道。

­  退休后拿起相机记录生活

­  用一位资深摄影人的评价,“这个展览成功的主要秘诀是接地气、讲故事,大俗大雅。”作者魏振贤先生年逾八旬,退休二十多年来始终用镜头记录点滴生活,尤其擅长借助光和影叙事。他与同龄的妻子跋山涉水,不辞辛劳,将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定格在瞬间,把身边发生的、更多的是小人物投身中国梦建设的故事一一呈现。

­  魏振贤先生退休前是一位高级农艺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工作画面像水彩画一般萦绕在他心中,退休后他决定拿起相机,记录这一幕幕美好的风光。在他的镜头下,寻求的是最具说服力的视觉空间。即使专业如导报的摄影记者,对魏先生的作品也是连竖拇指,“这位老师拍的片子,不像是这个年龄段的摄影爱好者,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仅是记录,还能用视觉语言与读者对话”。

­  “镜头留得春光驻,忘却霜风蚀暮年。”82岁的魏振贤先生每次出行,常常背着近20斤重的摄影器材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在他看来,所有撼人心魄的作品都是来自于精神与思想,而不是画面形式。通常题材重大,其思想分量就重,但有时小事里也能透射出大精神,问题的关键在于摄影观察过程中能否洞察,能否在拍摄之前选择表意的切入点,能否在拍摄过程中运用某种摄影表现方法将思想意趣表达出来。

­  为拍好风景,坐车不敢睡觉

­  以魏振贤所摄的《梯田晨间》为例,这是他3年前在云南采风时拍下的。“坐车不敢睡觉,就盯着窗外看,看到好的风景就拍。不是看见了什么,而是发现了什么,等待时机,捕捉决定性瞬间。”在构图中,画面形式是由画面形象的整体轮廓结构形成的,梯田和笼罩其上的云烟构成了整个画面的轮廓结构:梯田上的作物是一条线,而团团的烟雾是一个点,线与点从画面中跳出左右人的注意力,可在目光与画面碰触的第一时间刺激感官,使人的大脑迅速兴奋起来,从而产生读图欲望——这便是画面形式的作用。在画面建构中大小对比、冷暖对比、虚实对比等一切矛盾关系都用于画面构成,对立统一起来。

­  鸿山寺住持法云法师代表承办方鸿山书院,祝贺摄影展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感谢魏振贤先生的信任,感谢省市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以及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法云表示,这里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魏振贤先生对岁月的记忆,都承载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都体现着魏振贤先生对摄影艺术的追求……

­  读图时代需要故事,信息时代内容为王。魏振贤先生扑下身子记录永恒、忠实生活,兢兢业业为百姓讲述故事,为时代呐喊的精神,值得借鉴。

新闻推荐

频道推荐
  • 全国首个“数字化物供”助邮轮经济快速复苏
  • 厦企奋战“开门红” 生产开足马力
  • 冷暖气流交锋今日阴雨 明起新一股弱冷空气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