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活动在后溪举行 两岸数千民众参加
首次
此次两岸关公文化交流会是我市首次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民间社会团体、企业代表及数千市民游客齐聚一堂 、共祭关公,探讨当代背景下关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独特
活动现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习俗“抬佛跑沙”比赛,这项传统习俗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在闽南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很可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后溪的一张文化名片
信众齐聚后溪祭拜关公。
“抬佛跑沙”比赛火热举行。
集忠信义勇于一身的关公在民间被奉为“武圣人”,在闽南地区,关公文化深入人心。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一座拥有500年历史的关帝庙——位于后溪镇西井村的铁炉宫。
这座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的古庙,心系两岸——位于台湾嘉义县鹿草乡的圆山宫,经考证是后溪铁炉宫的分炉。
为了进一步挖掘地方文化瑰宝、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促进两岸民间交流,上周六,厦门(集美)首届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活动暨后溪镇铁炉宫500周年庆典在传统味十足的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拉开序幕,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专家学者、民间社会团体、企业代表及数千市民游客齐聚一堂 、共祭关公,探讨当代背景下关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交流会
诚信是企业赢利经商之本
作为重头戏的厦门(集美)首届两岸关公文化交流会于当日上午召开,两岸关公文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如何弘扬关公文化、加强两岸民间文化交流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台湾嘉义县鹿草乡乡长杨秀玉讲述了两岸关公渊源,台湾社区报业协会理事长欧文名与大家作了台湾社区自理建设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台湾大学封德台教授则讲解关公诚信文化对企业经营的启示。
“关公‘诚信忠义’的人格特质受百姓膜拜。”封德台认为,“中国商人看中关公千秋忠义,用‘义’制‘利’,尊重‘诚信’是赢利经商的正途。”
“我生活在台南,从小在关帝庙长大。”关帝圣君门生、长庚医学院基础学博士董鸿楠说,谈到关帝文化,他认为有两个和关羽有关的匾额能够说明问题:“一是‘万事人极’,关公能把‘五伦’,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做到极致;二是‘大丈夫’,在社会上能做到忠义、诚信,就是大丈夫。”
集美区文体广电出版旅游局局长吴吉堂说,近年来,集美区提出“人文集美”的发展战略,此次关公文化交流活动正是发展“人文集美”的一种实践。他认为,集美的发展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综合考虑,“现在集美已经有了陈嘉庚的文化品牌,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和学村文化也得到挖掘,关公文化将成为支撑后溪乃至集美发展的另一传统文化精髓。”
“关公精神和雷锋精神有内在渊源,雷锋是‘读好书、行好事、做好人’,这跟关羽一样。”中华雷锋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田永清将军在现场向台湾的朋友发出邀约,“欢迎你们到关公故里山西运城,我可以当导游。”
“抬佛跑沙”民俗
后溪独有 或将申报“非遗”
一群年轻力壮的勇士抬着神像在沙地上赤脚飞奔——如此场景,只能在后溪铁炉宫见到。前天上午,铁炉宫门前广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习俗“抬佛跑沙”比赛。后溪本地5个村庄及厦门第二农场将各派一支队伍,3组人马同时出发,抬着神像圣轿在沙地上“百米冲刺”。夹道观赛的人群中不时爆发出欢呼声。
这项习俗已有500年的历史,因种种原因,这项传统直到今年才得以重现在世人面前。“这种民俗很特别,在闽南其他地方都没有见过。”集美区文化馆的高爱民说,后溪的“抬佛跑沙”最早在铁炉宫旁边的村庄东边社的耕地里进行,小伙子肩扛神像在泥沙地里奔跑,考验技术体力和团体协作。
铁炉宫管委会的老人说,“抬佛跑沙”意在让关帝爷出来游街,与民同乐,保佑四方百姓,也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安康幸福。此外,比赛中所用的轿子有两种,一种较大无顶,需要9个人,抬两座关公神像,一座保佑本地,一座保佑四海;另外一种只需要4个人,三组轿子里分别是刘备、关羽、张飞的神像,象征桃园三结义精神。据悉,“抬佛跑沙”很可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抬佛比赛引发的空前热情外,当天后溪镇2015年庆元宵文艺演出还为市民带来一场民俗盛宴。本次演出汇聚了18个各具特色的原创节目,均是后溪当地群众和企业自编、自导、自演。作为东道主的铁炉宫表演拿手好戏“喜庆腰鼓”,溪西曲艺队带来韵味十足的芗剧小唱,崙上村武术舞蹈队的太极扇表演,当地企业厦门第二农场则上演大鼓凉伞表演。
同步
“诚信故事”征集结果揭晓
厦门(集美)首届两岸关公文化交流活动在开幕之前,已从去年年底开展了“人文集美 诚信后溪”故事征集、采风活动、诚信讲古场等一系列配套活动。其中,“人文集美 诚信后溪”故事征集自2014年12月份面向社会征集以来,得到了厦门本地及全国各地市民朋友的积极响应。
经过层层筛选,专家评委共评出了《关爷入梦来,信诺铁炉宫》、《诚信年月是“品行”》一等奖作品2名,《透过公证的窗口》等二等奖作品4名,《景美人更美》等三等奖作品10名,具体获奖名单和作品也将在厦门网及专题网站上公布和展播。
声音
杏林建设:
项目融入集美人文元素
“杏林建设将坚持用实际行动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集美建设。”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厦门市杏林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杏林建设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集美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无论是已经建成的集美新城地标——杏林湾商务运营中心,还是近期在售的凤凰花城、新城际广场,其项目建设中都融入了人文元素。
项目
凤凰花城
据悉,杏林建设凤凰花城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地处集美中轴核心区,首创以人为本,以艺术为原则的“新式闽派园林”,营造别样美学生活。项目规划有30万平方米住宅:求臻园、上善园、和美园,以及6万平方米独立商业。其自带九班幼儿园,周边有康城小学、厦门一中分校等。详询:0592-6077888。
新城际广场
位于厦门北站交通枢纽地段的新城际广场,总规划三期开发,总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定位为北站片区首席集住宅、商贸、办公等产业为一体的北站地铁新综合体,项目规划有近16万平方米的国际高尚人居社区、15万平方米的自有商业配套、8万平方米写字楼。周边有厦门北站、高速、BRT、汽车站等交通枢纽,地铁1号线也将经过附近。详询:0592-6253333。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