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警方发布节后警情 银行卡违法各类骗局需谨慎

2015-03-05 11:42 来源:厦门日报 0
盗刷银行卡、电信诈骗、招聘骗局节后层出不穷,警方提醒市民注意。

  【警情1】

  盗刷信用卡

  银行卡在身上,里面的钱却被盗刷。厦门警方昨日发布消息称,春节后这类盗刷信用卡的警情,在思明、湖里、海沧等地都有出现,市民要注意防范。

  阿蔡(化名)住在南山路,有两张银行卡,一张随身携带,一张放在公司保险柜里。2月28日下午,他突然接到银行的通知短信,告知他的两张银行卡分别通过财付通、年年卡的形式,消费了多笔支出。短信不断发来,两张银行卡分别消费1000元和1200元。自己根本没消费,为何会有刷卡记录?他向湖里派出所报了警。

  民警怀疑,阿蔡的手机曾点击了一个不明链接,可能因此感染“木马”病毒,被获取相关信息,盗刷了银行卡。 民警表示,现在不少市民都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业务,使用手机上网时,最好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也不要扫描可疑二维码。用银行卡消费时,最好去正规的店面,避免银行卡信息被窃取。

  提醒>>

  银行卡违法犯罪6大手段

  1.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向用户发出“消费成功”或“银行卡被伪造、盗用”的假消息,要求用户予以确认,并留下诈骗电话,吸引用户上当,趁机盗取卡内余额。

  2.伪造银行网站,用银行抽奖活动的假广告吸引用户点击,当用户在伪造的网站输入银行卡、密码信息时,被不法分子盗取。

  3.在ATM机上非法安装微型摄像头、加装读卡装置,窃取用户银行卡密码等信息。

  4.以高息回报做诱饵,承诺代办银行卡,骗取银行卡信息或资金。

  5.制造ATM机故障,堵住出钞口,待用户离开后盗取资金。

  6.在用户使用银行卡取款时,转移用户注意力,偷看密码,“调包”银行卡,窃取卡内存款。

  【警情2】

  电信诈骗

  警方发布预警称,节后七类电信诈骗多发,分别是冒充客服、冒充领导、冒充黑社会、“异地消费”、“中大奖”、“快递未取”、“社保卡冻结”等。

  【警情3】

  招聘骗局

  年后迎来招聘旺季,应聘、求职人员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工”的幌子骗钱。昨天,集美警方通过整合历年案件,总结了几个常见的招聘骗局。

  骗局1:演“双簧”骗中介费

  一些劳务中介会与一些骗子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其上岗或将其中途辞退。

  骗局2:没上岗先交“培训费”

  一些中介会在网站论坛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待遇条件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应聘者报名后,需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骗子在收取服务费后,佯称应聘的职位已满,寻找各种借口敷衍,一些应聘者求职心切,会自认倒霉重新找工作。

  骗局3:声称“帮你找关系”

  诈骗分子会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通过关系找到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提醒>>

  不要轻信街边小广告,也不要相信所谓“关系”,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

  另外,不要随意将本人身份证交给招工者,对于要先交报名费、服务费、培训费等的招工条件,尤其要提高警惕,更不要贸然向招工者提供的账号汇钱。(本报记者 程午鹏  应洁 实习生 蔡亮华 )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自制水果酵素排毒减肥?网传养生秘诀其实不可信
下一条:海沧梦露歌剧院影城拒绝提供免费3D眼镜 被指"强制消费"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