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对台渔业基地项目获1亿资金 3年后建成都市型渔港

2014-12-12 12:15 来源:海峡导报 0

  和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同时获得2014中央海域使用金的,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对台渔业基地项目,资金预算同样是1亿元。

对台渔业基地效果图

  昨天,导报记者从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这一项目将用三年的时间,完成非经营性基础配套建设,打造成为厦门一个新的都市型渔港。

功能1 台风来时的“避风坞”

  每当台风来临,厦门的高崎渔港都会塞满避风的船舶,不过在三年后,这一现状将得到缓解。市海洋与渔业局计财处处长林煌伟告诉导报记者,位于翔安区欧厝村的这一对台渔业基地将会建设避风港,成为今后海监船、科考船的后勤基地,以及游艇、休闲旅游船只的综合服务区,满足其避风要求。

  林煌伟告诉导报记者,这一大型对台渔业基地总面积在61万平方米左右,其中陆域面积23万平方米,其余为海域面积,目前将进行的是港池挖泥,码头、护岸的建设,并将造地3万平方米。“将用三年的时间,花费6个亿完成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以及渔港必备的经营性项目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林煌伟透露,还将围绕渔港,通过市场招商建起酒店、餐饮、休闲娱乐等配套,形成水产品批发、冷冻加工、渔港特色休闲、渔业文化展示的都市型渔港,并形成渔港经济圈。

功能2 鱼货们的“暂养池”

  此外,这一对台渔业基地另一大重要作用,就是成为台湾水产品的中转中心以及远洋水产的加工地。

  在项目建设计划中,将有配套水产品暂养池。林煌伟说,这一对台渔业基地的暂养池届时将可以接纳几百吨或者上千吨渔船带来的鱼货,可以暂养两三个月时间,实现中转,分批次批发,“客源将不仅仅面向厦门”。

  而台湾养殖的深水石斑鱼,也可以在这边实现中转。林煌伟说,台湾水产品养殖规模庞大,这一平台将对台湾水产品提供中转条件,让其在这边实现暂养、分销,“同时还将形成观赏鱼交易中心,对台特色非常明显”。

  此外,林煌伟介绍,目前厦门80%的水产品加工产业在翔安,这一渔港也将通过建设冷库、水产品加工配套等设施,形成一个水产品加工基地。“总体模式就是吸引更多的远洋渔船载来鱼货,然后在这边形成冷冻加工等产业链,再形成销往厦门乃至其他地区市场的一个水产品集散中心。”

  林煌伟说,今后创造出良好的条件,吸引更多渔船靠泊,“这样市民的菜篮子才会更加丰富,海鲜价格也会更加优惠”。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保障房配租配售情况可网上查询 月底前公开
下一条:警惕假信用卡寄上门骗“激活费” 拨打银行热线可验证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