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航空成立20周年 打造一流航空维修基地

2014-09-06 08:42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9月6日讯 2014年9月8日,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成立20周年。20年一路走来,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综合实力由弱变强的一次次跨越,并在厦门乃至国内航空工业产业发展史上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里程碑,打造了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

一流航空维修基地在崛起

一流航空维修基地在崛起

  滩涂上崛起的航空工业区

  厦门航空工业区始建于1994年,是中国唯一以民航维修为专业的工业区,工业区的“版图”不算很大,1.64平方公里,位于厦门岛东北部。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学军回忆说,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和海滩,很多人都不信,这里能建出一个航空工业区。

  但是,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大胆探索,在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共筹集6亿多元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工业区的投资硬环境。20年来,航空工业区一直以超常规的速度和方式发展,曾经有一位国家民航总局的领导在参观厦门航空工业区之后,留下一句很高的评价:“这是航空工业的一个奇迹!”

  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海滨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厦门航空工业区先后引进了厦门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厦门豪富太古宇航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太古宇航有限公司、厦门汉盛秦岭宇航有限公司、美捷特(厦门)传感器有限公司、厦门太古起落架维修服务有限公司、厦门太古发动机服务有限公司、厦门新科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厦门福莱帕特零部件维修有限公司、厦门太古培训中心、厦门新瀚崴轻型飞机制造厂等十几家相关企业,此外还有艾德航空工业园、艾德航空工业园(通用厂房)、航空工业区管理综合楼、航空工业仓储服务中心等项目。

  打造一流航空维修基地 让美丽厦门呈现更多航空元素

  如今,航空工业区形成了以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为龙头,功能齐全、门类繁多的航空维修产业集群,成为了国内第一、世界前三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截至2013年底,厦门航空工业区总产值接近88亿元人民币,是国内航空维修业产值最高的工业区。站在20周年新的起点上,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正以积极、开放的心态亮剑航空工业的未来,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为建设美丽厦门积蓄发展正能量,“美丽厦门”战略的实施成果将更多地呈现航空元素。

  刘学军告诉记者,“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接下来,厦门航空工业区致力于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以航空维修、制造为主营业务、同步发展其他相关产业的综合性航空工业基地。

  根据厦门航空产业新一轮规划,到2020年,航空产业将实现“初步建成厦门航空产业综合发展体系”的战略目标,到2050年,翔安机场将完成全部四条跑道的建设,厦门也将塑造一批世界瞩目的产业明星标杆——世界一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机场;世界重要的航空科研和转包生产基地等,“我们将全力以赴,紧抓机遇,勇敢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发挥先锋引领作用,为美丽厦门打造综合性航空产业链做出贡献”,刘学军表示。

  □相关链接

  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

  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厦门航空工业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是厦门市直管国有企业集团,2006年5月由原厦门国有资产投资公司分设更名组建。集团总资产400亿元,净资产110亿元。集团组建以来,实施资源整合,打造发展平台,构筑了商用运输设备制造(有工程机械、专用车、关键零部件三项业务)、供应链运营(有工业物流和贸易两项业务)、金融(有财务公司、融资租赁、融资担保、资产管理、投资5项业务)和地产四个业务板块,拥有包括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控参股企业20多家。集团主业突出,各业务板块之间发挥了相互支撑的协同效应,形成了科学、健康、持续的发展格局。

  海翼集团重视团队文化建设,培育了“创见、敢为、协动、超越”的核心价值观。在新的发展机遇期,海翼人将弘扬赛车手的企业个性,致力于全球商用运输设备制造及相关领域的成功运营,最终成为全球领先的商用运输设备及相关领域系统解决方案集成商。(海都记者 陈志坚 通讯员 王玉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福建第一艘专业消防船厦门上岗 水炮全开每秒可喷水3吨
下一条:两90后美女来厦门旅游 在中山路等店面边逛边偷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