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路由器连开24小时释放甲醛?专家:纯属吓人

2014-08-30 10:02 来源:海峡导报 0

路由器连开24小时释放甲醛?

路由器连开24小时释放甲醛?

  家里的路由器,连续开上24小时,就会因为热分解而释放甲醛——最近,这样的一条传言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流传开来。不少市民在转发的同时,也被纷纷吓坏。

  随后,手机塑料壳和普通家电外壳也不幸“中枪”。“这些电器常常都开着,手机更是时时不离身,难道都会释放甲醛?”

  真相究竟如何,塑料外壳是否真能因温度过高而释放甲醛?对此疑惑,昨日,导报记者特向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邹友思教授求证。

正名:甲醛超标不能怪路由器

  刚装修完新房的刘小姐,在请人进行空气测验时,在电脑桌旁50厘米内发现甲醛含量超标十倍,检测人员称,因刘小姐家的路由器24小时都开着,其塑料外壳在长时间“加热”后有可能释放甲醛。

  这一事件经过报道后,路由器连开24小时释放甲醛的信息在网上流传开来,并且,复印机、传真机、彩电、冰箱、手机等高频率电器也纷纷“中枪”。“不可能,不可能,绝对是谣言。”对路由器释放甲醛的说法,资深专家、厦大材料学院教授邹友思立即否定。“目前市面上的路由器外壳,基本都属于ABS材料。”邹友思解释,ABS是一种无味无毒、强度高、韧性好的高分子材料。首先,这种材料本身并不含有甲醛;其次,即使是含有甲醛的物质,也要加热到约150℃以上的高温后,才有可能因为热分解而释放甲醛,而家里的路由器,即使整天开着,也不可能产生如此高温。“连甲醛都不含有,又怎么可能因热释放?”邹友思肯定地说。

释疑:塑料外壳会不会释放甲醛?

  除了无线路由器,在此次传言中无辜“中枪”的彩电、冰箱、复印机、手机等,也同样拥有不同类型的塑料外壳,并且长期高频工作,它们又会不会释放甲醛?

  对此,邹友思解释说,甲醛及醛类物质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不少塑料制品在合成过程中也会用到,在工业生产中,也可作为防腐剂、溶剂等使用。不过,醛基相当活泼,在合成时会被消耗,不再以醛基的形式存在,因此,我们日常所接触的绝大多数塑料,其成品本身都不含甲醛。

  另一方面,合格的塑料制品在常温下不会释放有害气体,只有处于极端环境,比如强紫外线、高湿高压等,才可能分解产生有害气体,其中就有可能包括甲醛。不过,这种情况只有在高温甚至燃烧时才会发生,而我们平常所接触的多数塑料制品,一般不会置身于极端环境中。还有一种情况,路由器若在制作过程中使用某些劣质粘结剂,在受热时有可能释放有害气体,但是,这样的释放量是很少的,远达不到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量。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民间借贷“四大案”揭秘 高利贷女王吸金10亿元消失
下一条:厦门岛内将建分级诊疗制 出台价格调节和激励政策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