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弄坏自行车怕挨骂 流浪四日跑遍半个厦门
流浪的日子,艺才常常只能喝水充饥。

妈妈紧紧搂住回家的艺才。
原因
弄坏自行车怕挨骂不敢回家
过程
跟着流浪儿跑遍半个厦门岛
结果
坐公交打算回家时被发现
甜面线和红鸡蛋,这是迎接艺才回家的第一餐。“给他压压惊。”陈妈妈一边在厨房里忙碌,一边不忘检查艺才背上的红痕,“都晒伤了。”她心疼地说着,全忘了这几天夜不能寐的焦心。
失踪四天,昨天下午3点10分左右,12岁的陈艺才终于被找到——“他当时打算回家,正往家里走。”在离家不远的成功大道桥墩下,叔叔发现了艺才。
“那时候自行车坏了,我怕被爸妈骂。”艺才说,“我现在想回家。”
惊险四日“游”
①21日晚8时36分
艺才最后一次出现在思明小学的监视画面上。此后,苏哥带着他在厦大里找了一辆没锁的自行车骑往安兜。
②21日晚
在安兜的一个网吧窝了一夜。
③22日
来到火车站,接下来几个晚上就睡在附近的肯德基。
④23日
在梧村车站遇到好心人张先生,蹭了两顿饭。
⑤24日
到会展中心下海游泳,差点溺水。
⑥25日
在火车站找好心人借钱坐车到博物馆下车。
怎么找到的?
读者接力给线索 寻人画圆满句号
搜寻从昨天上午开始,但纷繁杂乱,头绪全无。本报刊登的艺才失踪的消息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线索纷至沓来
“景德镇孩子”确认非艺才
一条“景德镇烫伤孩子”的消息被反复转发到了艺才家人处。照片里的孩子头裹纱布躺在街上,身上多处被烫伤。拍摄人称,这可能是被拐卖的孩子。
“我们仔细确认过,那不是艺才。”艺才的姐姐肯定地告诉记者,“请帮我们谢谢好心的市民。”随后,警方也通过官方微博否认了这一消息。
与这条消息一起发来的,还有许多别的线索,其中也包括了本报热心读者拨打热线提供的信息——在火车站、轮渡和云顶隧道等处,都有市民来电称见过艺才。家人的手机响个不停,“铃声一响,我们的心就猛跳一下。”
线索牵动的不仅是家人,还有碧山所的民警们。各个路口的监视器被重复播放了一遍又一遍,孩子的信息也印了上百份,发给沿路的商铺和居民。有线索传来的地方,都有民警们的身影。
读者致电本报:
见过孩子还请他吃两顿饭
昨天中午,一位张先生的来电打破了几天来的沉寂。“我看到报纸上的寻人启事了。”他说,“23日那天在梧村汽车站,我见过艺才和另一个男孩子,还请他们吃了两顿饭。”
据张先生说,艺才曾试图以十块钱的价格将自行车卖给他。他看两个孩子可怜,就把他们带回自己家休息。闲聊时,艺才透露了不少自己的信息。不过当晚吃过晚饭后,孩子们又走了。看到寻人启事,张先生立马找到艺才的家人。“身高,长相和说的话都对得上。”艺才的姐姐说,“我们知道是艺才没错。”
几天以来第一次收到的好消息让家人们又燃起希望,他们马上和碧山所民警前往梧村汽车站找孩子,调监控。
寻找在昨天下午3点10分左右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孩子平安归来,他搭公交到了离家最近的一个站,正要步行回去。
好心的张先生则一直在碧山所等消息,知道艺才找到了,他的开心不比家人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