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出台最新建设防涝规划 雨水管最少抗3年一遇暴雨

2014-08-12 08:32 来源:海峡导报 0

  昨日,导报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一份新的《加强建设项目排水防涝能力规划指引》于本月初开始实施。根据此份指引,厦门城区新建的雨水管最少要能应对3年一遇暴雨,在建的地铁、通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其防洪设计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新建雨水管最少抗3年一遇暴雨

  根据新指引要求,一般的雨水管,设计防洪能力要达到应对3年一遇及以上暴雨。同时,对于汇水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新建雨水主干管采用10年一遇及以上标准,而汇水面积2平方公里的,按应对50年一遇暴雨能力设计和建造。

  在此基础上,城市主干道及市政道路,以及繁华商业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车站和码头的重要地区,雨水工程也要能应对5年一遇及以上暴雨。防汛指挥中心、区域枢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重要基础设施,标准则提高到了10年。城区主干道及等级以上的立交桥或下穿通道等,排水能力要能应对50年一遇及以上暴雨。

  主干道积水不超过15厘米

  新的指引要求,通过采取各种内涝整改措施,在产生50年一遇标准及以下暴雨时,城市主干道要能正常通车,车行道积水不超过15厘米,其他道路积水不超过25厘米,积水范围不超过一个街区,积水时间不大于2小时。

  同时,对于学校、医院、防洪防涝指挥部等敏感区,以及重要地区主要出入口,道路要能正常通车,即车行道积水不超过15厘米,主要建筑物出入口不积水。居民住宅和工商业建筑物的底层要能不进水。

  此次新出台的规划指引,还特别针对正在建的地铁提出了防洪要求。根据指引,地铁入口应高于周边市政道路人行道30厘米(三级台阶)以上,并应考虑挡水板等防涝应急措施。而配有地下停车场、广场、商场等地下空间的项目,其入口也要高于周边人行道30厘米及以上。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女子被恙虫轻咬致七脏器衰竭 夏季尽量少在草地树林活动
下一条:厦门口岸检出美进口高粱藏百万粒曼陀罗种子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