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北站多项优化措施改善交通 直通车凌晨三四点仍有车

2014-08-05 08:11 来源:厦门日报 0

  【厦门北站新交通组织方案】

  1、BRT进站有专用车道

  2、南广场增设可容纳200辆车的社会临时停车场

  3、旅游巴士停靠站调整至北站公交停车场

  4、地下停车场P1部分划分一条“即停即走”车道

  5、公交直通车候车点调整至岩通路BRT车场出口北侧

  6、优化出租车进出站线路

  7、直通车凌晨三四点仍有车

厦门北站高峰日客流量达到12万人次以上

进入暑期运输旺季,厦门北站高峰日客流量达到12万人次以上。(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北站公共交通改善后示意图

厦门北站公共交通改善后示意图

  BRT进站有专用车道、在南广场增设可容纳200辆车的社会临时停车场、重新规划各类车辆的行车路线……本报关于厦门北站交通乱象的报道引起重视,昨日记者了解到,经过近两周的改善,厦门北站启用新的站区交通组织方案,缓解站区道路交通拥堵及停车难题。

  【快速公交】

  隔离出专用车道

  不用再怕“进站难”

  进入暑期运输旺季,厦门北站客流暴增,高峰日客流量达到12万人次以上。大量的客流在北站聚集,公交换乘成为焦点。

  比如,目前BRT已经成为动车客换乘的主要方式,7月北站BRT站进站旅客达52万人次,是今年1月的4.3倍。受此影响,BRT班次不断增加,站区道路条件捉襟见肘,高峰期珩圣路上,BRT车夹在车流中进退两难导致“进站难”,几百米的路甚至要堵一二十分钟。

  针对这一情况,集美区和交通部门积极配合,目前已将BRT进站车道进行隔离、渠化,形成专用道路,较好地解决了“进站难”。另外,为改善旅客在BRT站排队候车时风吹日晒雨淋,交通部门已经建好部分雨棚。

  【私家车】

  新增地面停车场

  可容纳200部车

  除了BRT的服务改善外,相关部门还进行了其他方面改善。

  比如,为解决北站“停车难”,相关部门已经将北站南广场开辟新的地面停车场,可容纳车辆200部,引导接客车辆从岩通路驶出;在地下停车场P1部分划分一条“即停即走”车道,引导车辆进入地下车库接送客人。

  在调整优化交通设施分布方面,原位于珩圣路的旅游巴士停靠站调整至北站公交停车场;公交直通车候车点调整至岩通路BRT车场出口北侧;优化出租车进出站线路,延长场内排队长度。

  之前有旅客反映晚上10点50分之后BRT停运后出行不便,现在,他们可以就近选择直通车。据悉,直通车不仅运营时间长,且使用备班制,凌晨三四点抵达的晚点动车,直通车都会参与抢运。

  【后续动作】

  北站BRT拟增售票窗口

  市交通局、市铁路建设指挥部昨日透露,北站BRT计划继续改善设施,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初步方案包括:

  1、新建售票亭和管理用房,售票窗口从3个增至5个;

  2、扩建BRT付费区和站台,面积扩至450平方米;

  3、增设隔离设施及雨棚780平方米;

  4、增设LED显示屏。

  目前这些改善方案正在报批上级部门。

  后溪长途车站即将投用

  另外,建筑面积超6万平方米、岛外最大的长途汽车站后溪长途汽车站计划近期投用,预计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该站与南广场距离三四百米(与北广场较近,但北广场目前未建成),因此计划在北站东侧建设长途汽车接驳站,免费运送旅客接驳。

  【记者手记】

  建设北广场是治本之道

  厦门北站在建设标准方面并不低,其设计标准小时高峰接待客流可达5000人次,目前的客流量还未饱和。但是,为什么这样一座高等级现代化车站在“没吃饱”的情况下却有如此多的问题?

  焦点在于北站的北广场迟迟未能建成投用,使所有的配套全部压在了南广场这“一个肩膀上”。昨日记者在现场看到,相比起南广场的“高大上”,置身北广场则让人瞬间“穿越”回十年前——泥土路、大榕树、半人高的杂草、十几栋未拆迁村居,连日的雨水积蓄在低洼处,形成了天然的鱼塘,完全是一幅未开发的村景。

  北广场建设停滞不前,使厦门北站仅依靠南广场“挑”起旅客进出站、售票、交通、餐饮等所有功能,服务资源捉襟见肘、“功力”打了五折。相关部门透露,目前位于南广场的公交、BRT和餐饮配套,本都设置在北广场;将这些功能挤进南广场后,相关问题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般层出不穷。

  综上所述,北广场迅速开展建设,是解决北站相关乱象的治本之道。昨日的会议上相关部门表态,将力争在近期展开北广场的实质性建设,总工期预计在1年至1年半。此次表态后的效果如何?还需拭目以待。(记者 徐景明)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盗窃QQ冒充熟人诈骗频发 警方曝光骗子手法
下一条:思明湖里小学一年级就学最紧张 比去年增加近2000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