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闽南文化根源于河洛文化 闽南话接近中原古音

2014-06-12 08:19 来源:厦门日报 0

  昨日,在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上,大部分专家指出,闽南文化根源于河洛文化,至今尚保留着深厚的基因和元素。台湾文化是闽南文化的发展和继承,成为联系两岸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

【观点】

  ■闽南文化是一种移民文化,是河洛文化向外播迁的一个支脉,孕育在福建南部地区,又超越了闽南地区成为所有闽南人共同的民系文化。

  ■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是重乡崇祖的生活哲学、爱拼敢赢的精神气质、重义求利的价值观念和山海交融的行为模式。

  在第十二届河洛文化研讨会上,这个观点获得大部分专家认同。

  史实:河洛人民大规模南迁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说,河洛文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黄河与洛水流域的文化;二是指自晋代以来,不断从以河南固始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所传入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特别是闽南区域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河洛地区人民大规模南迁是公认的历史事实。据考证,闽人族谱大部分籍贯为河南固始。从秦汉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河洛地区的人民因不堪战乱灾疫,从中原迁移到闽粤。

  事实:闽南话接近中原古音

  南下的河洛人从中原地区带来宗教、思想、文化、语言、戏曲、艺术、风俗习惯等。如今的闽南方言,就是最接近于唐宋时期的中原语言,是史学界公认的“华夏中古音活化石”。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忠、孝”也成为闽南人的道德理念。

  创新:与闽南海洋文化结合

  昨日,有专家指出,南传的河洛文化不会完全保持原有形态,而是与闽南的海洋文化相结合,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随着闽南人口广泛分布世界各地,闽南文化已经超越地域,成为一种更为广泛的世界存在。

  发展:“阿同”加深两岸亲情

  “中国人和外国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有种根深蒂固的‘阿同’观念,即同宗同乡族。”台湾专家陆炳文说,特别是最近几年,两岸关系借助政府和民间的力量,加强交流,深化合作,亲情在两岸同胞间涌动,乡情在“阿同”意识中交融,延续着两岸间共有的河洛文化情。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三五互联本土170号段可预约 预计7月放号
下一条:世界杯没开幕厦商家已促销大战 啤酒咖啡热销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