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100多件珍稀文物展出 鼓浪屿再现“大航海时代”

2014-03-14 08:03 来源:闽南网 0

  闽南网3月14日讯 想知道16世纪末福建航海图的样子吗?想了解古地球仪是如何定位坐标的吗?昨日,“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西洋古文献特展”在鼓浪屿原荷兰领事馆开幕,预计将持续半年,对所有市民、游客开放。

展出文物:古地球仪和导航星盘等
展出文物:古地球仪和导航星盘等

历史缩影

记录鼓浪屿早期状态

  “特展”展示了16世纪末以来,西方航海家和艺术家所制作的与鼓浪屿、厦门有关的古地图、摄影作品等100多件珍稀文物作品,展品均为原件,跨度从1670年至1945年,兼具美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鼓浪屿在19世纪~20世纪中叶汇集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较早接触西方现代文明的前沿阵地,也是走向现代文明的桥梁。海洋文化也是鼓浪屿申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鼓浪屿管委会主任曹放告诉记者,鸦片战争之前,厦门港已经成为仅次于上海和广州的中国第三大航运中心,与南洋及日本的贸易往来十分频繁。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持续进入鼓浪屿,岛上建起了各种西式建筑,设立了各种外国代理机构,各种新式的生产技术也被引进,使鼓浪屿成了中西方文明碰撞交汇的窗口。

  “海洋文化的开放性、流动性和交融性,正说明鼓浪屿丰富的文化遗产背后,有一段从明朝末年兴起的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历史。”曹放说道。

  两岸著名文史专家、此次设展人徐宗懋告诉记者,这些文物以各种方式记载了鼓浪屿早期发展的状态,反映着鼓浪屿的历史以及大航海时代的中国风貌。

时空隧道

还原福建航海史实瞬间

  在出展的古文献中,福建重要历史事件也被收录,如1843年鸦片战争中,英国军队攻打泉州港,当时军队曾短暂地登上泉州港。有一幅1670年福州市全景图铜版画,描述的是荷兰使者进入福州城的情景,这张图尺寸较大,生动地描绘了闽江环绕福州城墙外,形成江南水乡般的美景,是一幅国外出名的经典铜版画作。

  徐宗懋还介绍,1671年金门港郑经战舰图则带人回顾了当年战场的原貌。

  “这些航海图对中西文明、两岸交流来说十分重要,航海图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确度越来越高,后期还开始使用现代技术制作地图。”徐宗懋说。

  香港两岸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香港收藏家江素惠女士表示,“把这些珍贵的文物拿出来展览,让市民可以追寻过去的足迹,品味历史,了解大航海时代是从鼓浪屿开始的,两岸一家亲的交流也从鼓浪屿开始。”

  开幕式后的专题讲座,厦门地方志和闽南文化专家李启宇,主讲了“大航海时代对鼓浪屿及厦门的影响”,中国文物协会副会长郑国珍,则主讲“大航海时代与鼓浪屿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本网记者 胡婧 文/图)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的哥捡8万多现金 急忙报警把钱归还女失主
下一条:今晚举行音乐厦门启动仪式 可到海沧听首场室内音乐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