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网传6号杯盖遇热产生有毒物质 专家称是相对安全的

2014-03-03 10:54 来源:厦门日报 0

  厦门日报讯 “6号杯盖遇热有毒!”手机弹出这则消息时,市民杨小姐正在掏钱买单。习惯了每日一杯热饮的她,着实被这个说法吓了一跳。昨日,记者在市内多家饮品店看到,外带热饮的杯盖皆标注6号字样。但专家表示,6号盖背负的“罪名”有些重,常喝热饮的市民不用担心中毒。

  问题1

  热饮为什么爱用6号盖

  专家:“6号”指材质为聚苯乙烯,是相对安全的

  热饮杯盖有毒的消息是一位网友发布的。这位网友称:“6号杯盖遇热有毒!以后买热饮时,一定要看一下外带杯盖的型号是5还是6。5号的安全温度是130℃,6号则是70℃,如果热饮超过70℃,就可能溶解出杯盖里的有毒物质,但现在市场上普遍都使用6号盖。”

  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饮品店后发现,不论是街边小摊,还是人流拥挤的麦当劳、肯德基,还是星巴克之类的外来咖啡馆,外带热饮使用的杯盖上,皆在三角形里写着阿拉伯数字“6”。

  “不论几号,都只是塑料制品材质的代码,5号代表聚丙烯材质,6号代表聚苯乙烯。”厦门大学材料学院邹教授表示,塑料制品底部三角形内的数字标识相当于塑料的一种身份凭证,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意味着该塑料制品“可回收再利用”。里面标示不同的数字,是为了便于分类回收,和塑料制品本身的安全性无关。以6号聚苯乙烯为例,它是塑料包装中的一种常见材料,而作为食品包装材料,聚苯乙烯是相对安全的,杯盖厂家在生产时也会遵守相关规范。

  问题2

  遇高温6号杯盖有毒?

  专家:外带饮料温度一般在杯盖可承受范围内

  那么,遇到高温,6号杯盖会存在毒性吗?根据网友的说法,这种材质的耐热度只有70℃左右。另外,这种材质含苯分子,遇到高温后,会析出有害物质。不过,记者将热饮上的杯盖丢进容器并浇入沸水后,杯盖并未变形。“应该说,我们市面上购买的外带奶茶、咖啡,一般都不超过70℃,这个温度是6号杯盖可以承受的。”业内人士表示。

  在邹教授看来,6号杯盖遇热饮冒出毒气的可能性并不存在。“网友说法夸大其词。这类塑料包装已经在国际上广泛应用,有多个安全生产标准。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聚合而成的,可能存在毒性的是没有被百分百转换的残存苯乙烯单体。但应该说,如今制造这些杯盖的都是大型国企,有严格的食品化工标准,不存在未完全聚合的可能。”当然,如果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以次充好的杯盖,确实存在致病的危险。

  提醒

  塑料制品不宜多次装饮料

  业内人士提醒,对于塑料制品,最好只使用一次。这些东西虽然可以回收,但不是再用来装饮料,而是制作更低级的、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除了杯盖外,市场上出售的一些塑料饮料瓶,如果长时间反复使用,会老化、变形,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健康。

相关知识:

热饮常用6号杯盖。

  “6号”:PS(聚苯乙烯)

  这是用于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质,温度过高会析出化学物,不能用于盛装强酸、强碱性物质。

  其他数字的含义

  “1号”: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可短时间装常温水,不宜装酸碱性饮料、暴晒,不要重复使用。

  “2号”:HDPE(高密度聚乙烯)

  常见于药瓶、清洁用品、沐浴产品,因不易彻底清洁,不适合用作水杯等。

  “3号”:PVC(聚氯乙烯)

  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两种有毒有害物质。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4号”:LDPE(低密度聚乙烯)

  保鲜膜、塑料膜等用的都是这种材质。它耐热性不强,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

  “5号”:PP(聚丙烯)

  微波炉餐盒是采用这种材质制成的,能耐130℃高温,是唯一可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

  “7号”:PC及其他类

  PC是被大量使用的一种材料,多用于制造奶瓶、太空杯等,因为含有双酚A而备受争议。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不少星级酒店走“亲民路线” 营收好于往年
下一条:网传打车软件“空手套白狼”司机年收入达20万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