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3片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 分类垃圾袋免费发放
2014-02-13 08:42 来源:海峡导报
0

据海峡导报报道 导报记者昨日从厦门市市政园林局获悉,今年,厦门市将从整个体系入手,在思明区瑞景片区、湖里区康乐片区、海沧区新美片区试点开展真正意义的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按照部署,试点工作在3月之前将全面启动。
餐厨垃圾、有害垃圾要分类
据了解,试点垃圾分类的3个片区涵盖30多个小区、单位,有13000多户,平均日产垃圾量50多吨。
垃圾分类试点将按照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含可回收物)三种方式进行分类、收运。
试点清洁楼将进行改造
过去,厦门的一些小区、单位也开展了垃圾分类,但由于后续收运、处理环节不到位,不少垃圾分完了类,到了清洁楼又被倒在一块儿,之前的分类等于白忙活了。
今年的试点工作,就将从清洁楼切入,对三座试点清洁楼进行改造,真正做到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在三座清洁楼,将设置专门放置厨余垃圾(湿垃圾)及其他垃圾(干垃圾)的容器,同时,配置配套的垃圾分类运输车辆,全程实行分类运输,将不同垃圾送往各自的处理单位进行回收、填埋或无害化处理。
分类垃圾袋免费发放
根据试点方案,每个试点片区都将给居民、单位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垃圾袋,三个片区加起来,一共要发放垃圾桶4万多个、垃圾袋1500多万个。
上述片区内的居民,每户都可领到三个分类垃圾桶,每户每天可以领到三个分类垃圾袋。
社区、物业等将组织居民代表、志愿者或保洁员,对各小区、单位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对未正确分类的垃圾进行二次分类。
特别提醒
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纸类、塑料、玻璃、金属、织物、瓶罐等可回收物,按原有废品回收渠道收集。未进入回收渠道的可回收物和其他分类之外的垃圾统称“干垃圾”,投放到灰色分类容器中。 (记者 黄智敏)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