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闽南最大青瓷产地遗址汀溪窑址露出水面(图)

2014-01-16 18:05 来源:厦门网 0

  

2002年曾发掘的两处龙窑,有一处已经出现局部坍塌

2002年曾发掘的两处龙窑,有一处已经出现局部坍塌。

汀溪窑残件
   汀溪窑残件

  延烧于宋元两代的闽南最大的青瓷产地遗址——汀溪窑址露出水面,情形难得一见!昨天记者实地探访了汀溪窑址。此前,水库水位高时,潜藏于水库库区水下的汀溪窑址难得一见,眼下,汀溪水库水位降到去年上半年以来的最低水位。汀溪窑址裸露出来。

  正值枯水期的汀溪水库风景如画,水边的枫树落红满地,无数的瓷片、匣钵片铺展在脚下,满眼的沧桑。在汀溪窑址现存的龙窑群中,2002年省、市博物馆联合考古发掘的两座龙窑,一度用水泥和石板密封,10多年来长眠水下,目前已出现小部分坍塌现象。昨天,记者将现场了解到汀溪窑址局部出现自然损坏的情况,告知了同安区文体出版局副局长洪模范,他表示,将马上通知区文管办负责人,今天将前往现场了解情况,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汀溪镇文化站站长刘良镇介绍,这两条龙窑是汀溪窑址龙窑群的一部分,2002年1月至2月,福建省博物馆和厦门市博物馆对窑址局部选点考古发掘,当时发掘的两处龙窑,出土标本有千余件,大部分为碗类,其次是盘、碟、洗,还有壶、瓶、炉、杯、罐、钵、砚、水注和人物塑件等。标本出土后,遂用石板和水泥对窑址进行密封,随着水库水位的上升,窑址便长期深藏水下。

  相关新闻

  汀溪窑为何没落?

  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介绍,汀溪窑又称同安窑,发掘的大量青瓷片堆积层中,常见一种直线和卷草篦纹的青瓷碗,这种器物为“珠光青瓷”。

  颜立水说,宋元时期的汀溪窑是闽南地区最大的青瓷产地,当时汀溪水运发达,船可至汀溪隘头段,大量的汀溪窑产品主要通过水运运到泉州港,宋代泉州港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再运往世界各地。

  颜立水推断,汀溪窑的衰亡有多方原因,一方面可能跟泉州港没落有关;其次,可能跟汀溪陶土资源的枯竭,加上当时社会动荡等原因有关。

  资料

  汀溪窑址品类繁多

  据《厦门文物志》记载:汀溪古窑址,位于汀溪水库库区内,1956年建汀溪水库时发现,库区有多处相对独立的窑址,分布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已发现烧窑遗物堆积11处,龙窑窑炉遗迹12处,馒头窑窑炉遗迹2处,其中发掘的2座龙窑,长度均超过50米,宽2.5-2.6米。

  记者看到在水库库区内,存有省级文保单位“汀溪窑址”的石碑,上面记载:1963年该遗址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窑址范围浩大,遗物品类繁多,以青色釉日用器皿为主,制作技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反映了宋代地方经济发达的情况,是研究福建瓷器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鼓浪屿贝壳博物馆节前开放 钢琴码头将重新投用
下一条:厦门110“随手拍”立功 警方第1批开出74张罚单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