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对于机动车总量调控条件尚不成熟 拥堵费需再论证

2013-12-26 11:55 来源:厦门网 0

  厦门实行机动车总量调控的条件和政策环境尚不成熟。昨日,受厦门市政府委托,市畅通办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郑东强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了“加快推进厦门市交通需求管理工作”的议案办理情况,并透露了上述消息。

破解“出行难”

●对于机动车总量调控

评估:条件尚不成熟

  厦门在2012年提出了机动车总量调控总体设想,同时聘请专业机构进行了政策风险评估,并征求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的意见。郑东强介绍,最终的评估结果是:厦门实行机动车总量调控的条件和政策环境尚不成熟,当前主要采取调整用地功能布局、交通结构等源头性管控措施来推动和解决交通需求增长过快问题。

●对于收取拥堵费

分析:还需进一步论证

  当前,厦门市交通拥堵问题主要集中在岛内主干道,并逐步向岛外延伸。郑东强介绍,在高峰时段大部分重点道路交通负荷接近饱和状态、源头性交通需求没有减少、配套的公共交通系统尚不能提供有效支撑的情况下,倘若实施拥挤收费措施,只会将交通压力转移至其他道路,极易引发区域性交通拥堵问题。有关部门将从法规、政策、社会反响等方面就拥挤收费措施作进一步综合研究论证,防止出现“以罚代管”的负面效果。

●对于错时上下班

举措:部分单位已调整

  经调查统计,厦门市居民平均出行时耗约25分钟,错峰半个小时效果较为明显。目前,金融保险业、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口岸单位及市行政服务中心等单位已实行“朝九晚五”作息制度,不仅方便市民办事需求,也缓解高峰期交通压力。

●对于落实公交优先

  探索:拟推“点对点公交”

  落实公交优先,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乘公交,这是破解“出行难”的一剂良方。郑东强介绍,下一步,厦门将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保障公交专有路权与优先通行,同时加快推动岛外大型换乘枢纽建设,完善公交换乘优惠实施方案,尽快施行。此外,厦门将继续调整完善差别化收费体系,对停车紧张区域和交通拥堵路段适当调整收费标准;加紧规划环岛水上交通线。而对于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保障,将适时推动实施机动车尾号限行等措施。

  “点对点公交”已吸引外地不少城市尝鲜。厦门也将探索开展公交“点对点”服务,逐步吸引和调控市民私家车出行需求。

  厦门市人大内司委也建议出台政策措施,提高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成本,让小汽车保有量和城市道路承载能力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在中心城区以及轨道交通建设影响区域,高峰时段限号通行,扩大黄标车、大型货车限行区域和时段。

相关新闻:

厦门有望在住宅区推广错时停车 将开展试点工作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物业警方联手严防“沙霸” 小区设置值班岗亭
下一条:春节出游进入预订高峰期 “1元秒杀”每天上演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