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警方与市教育局联手重拳治理校园周边交通
立祺/制图
闽南网12月25日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什么?是行经学校周边路段,被路边两三排家长的违停车堵得“进不去,出不来”。
昨日,厦门警方对外通报,将重拳整治校园周边交通拥堵问题。上周五,厦门市公安局和厦门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排堵保畅工作的意见》,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学生家长予以曝光,并纳入学生德育考评;同时在学校推广每周一天的“无车接送日”。
思明区共204所学校,校园周边车辆违停警情近期便有1200多起;湖里区共213所学校,截至目前,今年已有4.7万多起违停。针对这种情况,厦门警方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采取三措施,进行整治。
警校联合护学50米让家长即停即走
很多家长车开至学校附近,因不放心孩子,往往将车违停在路边,亲自送孩子入校,拥堵由此开始。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派出保安、导护老师协助警方,在校门口50米距离内开展护岗行动,让接送车辆放心即停即走。
同时,由学校依托家委会等平台组建交通志愿者疏导队伍,轮流在早晚高峰期参与秩序维护,学校将家长志愿者活动纳入学生德育考评。
家长违章与孩子德育考评挂钩
属地派出所每月向属地学校通报一次学校周边接送学生车辆乱停车、乱变道、乱越线等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交警支队定期汇总向市教育局通报学校周边接送车辆违法情况,学校对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车辆给予校内曝光,将学生、家长的文明交通行为纳入学生的德育考评。
此外,还将根据道路条件尽量开辟临时停车区域。教育部门采取审核发放《接送证》等措施,在有条件的学校开辟校内临时停车区域。
按年级分流离校推广“无车接送日”
学校根据学生家庭住址的远近适当错开入校离校时间,在有条件的学校开放多个出口按年级分流,减少上学放学期间接送车辆集中到达的现象。
在校门口人行道按照年级高低原则划分学生等候家长远近区域,现场派出导护老师、保安或志愿者维护秩序,便于家长就近停车接送。
利用“家校通”等信息平台,通过手机短信或其他方式向家长预告学生的出校时间和等候地点,解决接送车辆长时间占道停放等候学生的问题。
倡导绿色接送,逐步推广“无车接送日”,各学校每周安排一天为“无车接送日”,对路程较远的学生倡导多人拼车接送。
此外,学校新建、改扩建等行为,教育部门也要积极介入道路交通影响评价,公安、教育部门还联合制作“致家长的一封信”和学校周边临时停车示意图,并分发给家长,多形式提升家长及学生的文明交通意识。
该措施将先在部分拥堵现象较严重的学校试行,或将在全市推广。(本网记者 许茵茵 通讯员 厦公宣)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