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市民痴迷徽章从外地淘回 从中发现背后的奥妙

2013-11-11 08:39 来源:海峡导报 1

民国校徽

  民国时期,厦门各类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为厦门留下了一份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最容易让人产生校园情怀的,无疑就是那些曾经别在胸前的小小徽章。

  厦门收藏爱好者蒋先生就对这种充满亲切感的学校徽章情有独钟,不仅在一年时间内收集了近30所民国时期学校的校徽,还从中窥探出了背后的历史变迁、城市故事、人文情怀……

痴迷:90%徽章从外地淘回

  大同中学、民立小学、福建私立集美学校;厦门大学成立十九周年校庆运动会奖牌、“集美女中学生学生自治会”;双十中学正式名称从“私立双十初中”变为“厦门双十学校”……

  这些民国时期的厦门学校徽章,属于厦门收藏爱好者蒋先生。他不是厦门本地人,但已经在厦门生活了十几年。毕业于师范院校的经历,也让他有了一种亲切的校园情结。“去年才开始集中精力收藏。”蒋先生坦言,他之前有收集古钱币的爱好,现在看重厦门校徽,正是延续了他一贯的收藏风格:有特色,不跟潮。

  蒋先生查阅资料获悉,抗战前的民国时期,厦门公立和私立学校加起来有近百所。而一直延续到现代的学校也就十来所而已。

  经过精心搜罗后,蒋先生手中的厦门民国校徽已经渐成规模,40多枚不同年份、规格、材质,涵盖了近30所民国时期存在于厦门的学校。“90%都是外地淘回来的,还会继续淘下去。”蒋先生告诉记者,在收集过程中,他才发现,这些民国老校徽不少已经流落到了外地,本地反而不容易找到,因此,颇费一番工夫。

乐趣:从中发现不少奥妙

  据了解,随着市民怀旧情结的兴起,小小的校徽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枚的市场价在数百元。不过,在蒋先生眼中,收集校徽的最大乐趣,还在于从校徽中窥探学校的历史变迁、背后的城市故事、人文情怀……

  比如,蒋先生手中收集了六枚有“英华”字样的徽章。他查看资料得知,除了厦门外,不仅福州、北京、浙江,甚至香港、菲律宾等地都有名叫“英华”的学校。蒋先生犯了难:手中的徽章跟厦门有关吗?

  正在蒋先生疑虑的时候,他无意中淘到一本旧书《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章程》,其中所录的校徽正与他手中其中3枚一样;随后,他又在某旧书网上淘到《福州鹤龄英华中学校史》,发现其他三枚属于福州英华。

  一枚只有“民”字的校徽,不少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就属于厦门老牌“民立小学”。不过,蒋先生却保持着自己的不同看法,因为,当时厦门有好几所带有“民”字的学校。

  经过对徽章的细致观察,他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这是一枚成立于1909年位于鼓浪屿的“福民小学”的校徽,其中的“福”字艺术化处理成了围绕在“民”字周围的花纹。他进而发现,这种隐藏式的设计在民国时期还相当流行。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首富柯希平试水艺术品投资 福建首只艺术品基金成立
下一条:厦深铁路或在12月26日开通运营 渝利铁路将同期开通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