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关侦破走私象牙11.88吨案值6亿走私案
厦门海关正在清点查获的大批走私象牙
闽南网11月5日讯 铜矿砂、腰果、蓝湿牛皮、有色金属混合材料、板石、木板……看似毫无关联的一批批进口货物,其中却隐藏着一个相同的秘密——象牙。
昨日,厦门海关向媒体披露近年查获的两起象牙走私案,揭秘两个“象牙巨枭”团伙,揭秘最大象牙走私案详细公布11.88吨走私象牙的来龙去脉。
一家正规象牙制品店的老板,因象牙工艺品很快便销售一空,固定配额的象牙无法满足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便精心编织起一张走私象牙的网络,短短数月走私2154支(根、段)象牙及制品,合计7.68吨,价值3.78亿元。
一个垂涎于象牙走私、贩卖的巨额利润的团伙,为了迷惑海关监管视线,将夹藏有象牙的木板转运至马来西亚后,再走私至中国分批次运输销售,最终被查获的走私象牙1034支(段),合计4.2吨,价值2.25亿元。
大案1
象牙制品紧俏编织走私网络
陈某,福建莆田人,在当地某工艺美术城开有一家经批准的象牙制品店。由于象牙制品在市场上大受追捧,加上陈某雕刻技艺精湛,他店内的象牙工艺品往往很快便销售一空。而陈某每年经批准获得的象牙配额是固定的,较少的数量不能满足其对高额利润的追求。鉴于此,陈某便想方设法“另辟捷径”,企图通过走私的方法获得更多的象牙。
为了将走私计划做到天衣无缝,陈某采取了“远程遥控”、“国外验货”、“多批入境”、“夹藏走私”的走私手法,先后通过电话、网络的方式与国外象牙供货人联系,并亲自飞往非洲某地进行验货。
在入境环节,陈某并不出现在海关视线内,而是雇佣了何某负责通关环节。何某长期经营一家报关公司,长期代理多家国内企业的进出口业务,保持着良好的报关信用记录,陈某正是想以“报关”为幌子夹藏走私象牙进境。
水疗馆密谋通关被一锅端掉
在陈某精心编织走私网络的同时,一张天罗地网也悄悄铺开。
2011年年初,厦门海关通过情报经营,渐渐摸清了以陈某为首的走私团伙,发现该团伙已从非洲各地收购象牙并夹藏在其他货物中,准备分批次运至石狮石湖码头蒙混过关。
2011年8月30日深夜,厦门海关掌握到陈某要到石狮送通关资料给何某,商议通关事宜。厦门海关决定将原来“人赃俱获”的抓捕计划,改为“先人后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
次日凌晨,厦门海关对该团伙实施抓捕行动,成功抓获在石狮市某水疗馆密谋走私通关的陈某、何某,并查获一批夹藏在铜矿砂中的象牙524支(根),重量1870.61千克,价值约1亿元。同年10月7日又抓获同案境外货主赵某。
跟踪境外发货再查3批象牙
在查获第一批象牙后,厦门海关对该团伙被抓之前从境外发出可能载有走私象牙的集装箱进行跟踪。果然,同年9月9日,厦门海关了解到该团伙第二批夹藏在腰果货物的象牙已由香港启运。9月13日中午,在厦门海关严密布控下,该批象牙抵达石狮石湖港,经开箱彻底查验,当场查获走私进口象牙702根(段)。
此后的10月6日、28日,海关又陆续查获夹藏在蓝湿牛皮、工厂使用有色金属混合材料等进口货物中的象牙,共计897根(段)。经进一步审讯,陈某、赵某还供述了2011年年初曾利用板石伪装从非洲走私一批象牙进境。厦门海关在陈某经营的工艺店内查扣到该批象牙中的31根(块)。
至此,厦门海关共查扣陈某团伙走私象牙及制品2154支(根、段),合计7.68吨,价值约3.78亿元。2011年11月14日,海关总署缉私局将该案列为一级挂牌督办案件。
2012年8月21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8·31”走私象牙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处陈某无期徒刑,赵某有期徒刑15年,何某有期徒刑7年。判决后,陈某等人不服判决,上诉到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2012年11月27日,省高院终审认定陈某有重大立功表现改判其有期徒刑15年。
大案2
木板夹藏象牙先转运他国再入境
2012年11月8日,厦门海关再度掌握情报,一个以柳某为首的走私象牙团伙将在关区内运输、销售走私象牙。
经过周密计划,厦门海关兵分多路进行堵截抓捕行动,成功在晋江高速公路入口截获两辆载有涉嫌走私象牙货车,抓获该团伙境内运输人员曾某、蔡某;在莆田抓获该批象牙收货人施某,该团伙主要成员柳某于其泉州住所处落网。同时,厦门海关对该团伙租用的仓库进行搜查,发现夹藏于木板中的走私象牙共计4.2吨,价值人民币约2.25亿元。
据了解,垂涎于象牙走私、贩卖的巨额利润,柳某、张某自2012年4月起,联合出资300万美元在非洲购得7吨多象牙,并采购大量木板并将其有序堆放并固定,在部分木板堆中间挖出宽约1米、长约2米的空间用以夹藏象牙。
为了迷惑海关监管视线,柳某团伙还将该批“木板”转运至马来西亚再走私至中国。货物抵境后,该团伙租用位于石狮的某处物流仓库进行存储象牙,并由境内销售人员联系买家将象牙分批次运输销售。
在案件侦查中,厦门海关还掌握了该团伙仍有2个集装箱正在运往马来西亚,遂将线索上报至海关总署缉私局。总署缉私局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告之马来西亚海关。马来西亚海关对2个集装箱进行了布控,最终查获走私象牙约24吨。此案为马来西亚海关有史以来查获象牙数量最大的案件。
目前,柳某团伙走私象牙案已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畸形消费
致象牙走私屡禁不止
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目前国内濒危物种走私案件总体上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截止到8月份,海关缉私部门今年查处走私濒危物种及其制品刑事立案85起,同比上升了9.6%,涉及的濒危物种主要包括象牙、羚羊角、穿山甲、熊掌等。仅象牙大案,除了厦门海关查获的11吨外,拱北海关和太原海关还分别查获1.04吨、72公斤象牙及其制品。
疯狂的象牙走私,背后折射的是部分人的畸形消费。象牙被称为“收藏界的白色金子”,近年来,随着中国消费者经济水平的提高,通货膨胀下的“投资”热重燃了对象牙的大量需求,象牙甚至被一些人作为投资收藏题材炒作,畸形的消费使象牙藏品价格也以每年接近翻番的速度暴涨。据业内人士介绍,1990年以前,1公斤的象牙不超过1000元,现在黑市1公斤已炒到了两三万元。近20多年象牙的价格涨了二三十倍。
然而高昂的价格并未使市场需求冷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曾对国内象牙市场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在所谓合法象牙市场掩护下的违法售卖象牙现象猖獗泛滥。
据了解,中国国内的象牙市场管理采用收藏证和特许经销的制度,即象牙加工销售商必须经过国家机关资格审核,每一件销售的制品也必须一对一配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收藏证。“然而我们监测发现,这一管理模式还存在巨大的漏洞。”IFAW调研人员说。
对此,有专家表示,打击象牙走私不能仅依靠海关一家,应该海关、工商、林业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根据IFAW的一项调查,70%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获得象牙需要杀死大象,而80%的公众表示,知道真相后,不会消费象牙制品。(本网通讯员 胡海辉 雷国华 记者 薛辉 法制网)
□相关新闻
走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案
厦门海关今年连查66起
檀香紫檀4.8万公斤、沉香648公斤、鳄鱼皮135公斤、红豆杉22公斤、象牙制品13公斤、绿树蟒20条、盔犀鸟头骨1.14公斤……今年以来,厦门海关共查获走私濒危动植物及其制品案66起,截获大量价值不菲的违禁物品。
打开进境邮包,里面竟然是一条条蠕动的活蛇!9月份,厦门海关驻邮局办事处在进境邮包接连查获活体绿树蟒,共计20条。这也是近年来厦门海关首次在进境邮包内查获活体动物。经过缜密侦查,厦门海关缉私部门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伍某。据其交代,这20条绿树蟒是他通过网上订购的,准备在国内作为宠物出售。
一个油画筒、一个相机包,看似普通的物品内却大有玄机。2月4日,厦门海关隶属的高崎机场海关,在一名中国男子的上述物品中,查获夹藏的21件濒危动物盔犀鸟头骨,这也是该关首次查获盔犀鸟头骨。
盔犀鸟目前多生长在马来半岛,因其独特的形态和色泽,也被称为“鹤顶红”,其头骨部分为实心,质地细腻,易于雕刻,制成的各种工艺品在元代以来就被尊为贡品,一只盔犀鸟头骨经加工后的成品价格可高达几十万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