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政策 宗教场所收留的弃婴可落户
省政府日前出台政策,宗教场所收留的弃婴也可落户了
昨天下午5点,同安铜钵岩寺的敲板声响起,僧侣们进入大殿上晚课,一岁多的崇盛听到打板声,从义工徐大姐怀里挣脱下来,蹒跚跟进大殿,在拜佛垫上高兴地玩耍起来。孩子的笑脸透露出,他喜欢这里的环境。
僧侣们在大殿上晚课,崇盛在义工的看护下在一旁玩耍。
崇盛是一名弃婴,去年夏天遭父母遗弃后,铜钵岩寺的僧人们将其收养。事实上,铜钵岩寺还收养了和崇盛同样命运的亮亮,两个孩子在寺里一天天长大。9月9日,福建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宗教活动场所收留抚养弃婴工作的通知》,表示将为宗教场所收留的弃婴办理落户手续,他们将有户口了。
A两个孩子被送到寺庙 妈妈都是未婚先孕
崇盛比亮亮小半岁多,他们身体健全,都是去年来到铜钵岩寺的,他们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寺里的僧人介绍,亮亮去年年初被遗弃,他的生母是个大学生,也是一名未婚妈妈。一天中午,他的妈妈来到寺里,请求寺院收留下孩子。这名未婚妈妈透露,她还没有参加工作,孩子的生父不闻不问,她一人无力抚养,孩子断奶后就被她送到了寺里。
时隔半年,一名年轻的女大学生挺着大肚子,找到铜钵岩寺,希望孩子出生后,能够送到寺院抚养。不久,孩子出生了,仅10多天就送到了铜钵岩寺,这个孩子就是崇盛。他的妈妈同样是未婚先孕。
“两个孩子都是无辜的,出家人慈悲为怀,便将其收养。”铜钵岩寺住持镜悟法师说,这实属无奈之举,毕竟,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受累。两个孩子太小了,义工们视如己出,照料得很用心。
B孩子有义工专人照料 信众还买来奶粉衣服
昨天,记者在铜钵岩寺见到了崇盛和亮亮,两个孩子很活泼。崇盛是义工徐大姐拉扯大的,平时就住在寺庙半山的木屋里,每天都要到大殿广场上玩耍。崇盛圆乎乎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每次带他去同安城里打疫苗,连医生都夸,这个孩子在寺里被照顾得很好,长得很壮实。”徐大姐说,孩子很讨人喜欢。
崇盛被送到寺里那天,刚好是菩萨圣诞,很多义工和香客都看到了,喜欢得很。“见孩子年幼,有的善男信女买奶粉,有的买尿布,有的买衣服。”僧人说,孩子有义工专人照料,同时,在众多善男信女的爱心哺育下,孩子的生活条件有保障,两个孩子健康地成长。
两个孩子和僧人一样吃素,尽管如此,他们都长得很壮实。僧人们有空时,也陪孩子一起玩,有香客的孩子到寺里,也成为他们的玩伴。多名义工说,孩子以寺为家,他们虽小,但对寺庙这个特殊的家,已经有很深的感情。
记者看到,崇盛还不大会走路,他扶着寺庙的墙壁,缓缓地移动着,一看到僧人,就特别亲切,听到佛教音乐,立马聚精会神。而稍大一点的亮亮,会跑会跳了,也是乐呵呵的。
C寺庙收养弃婴是传统 同样需要帮扶
据同安民宗部门摸排,同安的寺庙现有收养弃婴2人。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梅山寺也收养过一名女婴,后来,在人口普查时候,孩子上了户口。目前,她已经长大成人,毕业后在岛内工作,还时常回寺里帮忙。
铜钵岩寺住持镜悟法师表示,收养弃婴是很多寺庙的传统,不少弃婴在寺里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他说,不过,寺庙的力量毕竟有限,也希望能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扶。比如,孩子没有户口,就关系到今后孩子上学等重要事情。新规出台后,希望给两个孩子尽快办理落户。
同安区民政部门相关负责人郭先生说,寺庙收养弃婴的行为,从情理上来说,可以理解,不过,从法律上来说,寺院作为收养的主体,不太合适,孩子最好能进入社会福利院。据了解,在建的同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今年就能竣工,明年可以投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