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开赛 “英国队”前来参赛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江湖,不论巾帼须眉、少年老翁、黑发或金发,见面先比划个南拳北腿、刀光剑影,再道相识。昨日上午,2013“融信杯”第二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正式进入赛程。
四岁小选手也来比武
昨天上午,比赛很早就开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把检录处围了个水泄不通,身穿橙色衣服的志愿者在人流里很是显眼,观众席更是坐满了人。大家都盯着馆内四块场地上的一个个飒爽身姿,盯着裁判员手中的计分牌。
排队等候出场的小杨,参赛项目是太极刀,对这个还在读初中的男生来说,参赛更多意味着学习。他摸摸额头因紧张冒出的汗,说着:“高手太多了,我算菜鸟,就是来交朋友的。我爸说了,喜欢武术的才是男子汉。”他的身后,不时有参加全能赛的选手“飞”过。
场内比赛激烈,场外的准备活动同样不甘示弱。“嘿”、“哈”!你瞧,这5个小孩儿也来国际赛事上“踢馆”?原来,这些穿着跆拳道服的小朋友,是厦门一家武馆的学生。可别看他们年纪小,中间那个5岁的孩子去年可拿过冠军呢。这次参赛,他们的老师可是信心满满,期待着卫冕冠军的诞生。
据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的消息,这个5岁的孩子还不是年纪最小的学员,最小的今年只有4岁。
“英国队”前来参赛
当很多外国人因为功夫熊猫,关注并喜爱上中国功夫的时候,来自英国伦敦的小伙子Chris早在10年前就被武术“勾了魂”。
那时他刚从大学毕业,体质不好,听人说练习武术可以强身健体,就在伦敦艰难觅得一处武馆,开始习武生涯。“最开始学的是很基本的招式,后来跟师父学习白鹤拳。”Chris掌握的部分汉语也是伴随习武经历练就的。痴迷中国功夫的他几年前来到福州,习武的时间机会多了,也就有了在武术之乡参加比赛的愿望。
于是Chris带着11位在英国习武时认识的朋友,来到本届厦门国际武术大赛现场。在他看来,中国武术魅力无穷。“一开始觉得师父打拳的姿势很奇怪,还觉得有些好玩,但真正去练习,就会觉得每个招式都非常讲究。”说着,这个开朗的英国年轻人就比划起了他的招牌拳。
此时,一旁的比赛场地上,Chris的队友——69岁的英国女选手Jill正在起式请拳,期待在武术之乡取得优异成绩。
交通贴士
乘公交
海沧大桥施工期间,市民可乘坐709路 (角美火车站 - 阿罗海城市广场)、802路(海沧车场 - 青礁)、805路(嵩屿 - 天竺山东门)、829路 (阿罗海城市广场 - 阿罗海城市广场)、834路 (海沧街道 - 鼎美村)、835路 (海沧街道 - 海沧洪塘村)、850路 (嵩屿 - 寨上车场)、857路 (阿罗海城市广场 - 景州乐园)、858路 (阿罗海城市广场 - SM城市广场总站)、890路 (海沧街道 - 厦门北站)到达阿罗海城市广场,再步行至海沧体育中心。
自驾车
赛事期间,社会车辆请勿在海沧体育中心周边道路停放,前往场馆的车辆请停放在阿罗海广场的地面和地下停车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