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转诊”网络形成 岛内转诊救治最快1小时
闽南网7月4日讯 量血压、测脉搏、听心率……昨日,在厦门市一医院急诊室内,一位怀孕37周的外地临产孕妇突然出现并发症,情况危急,医生对此展开紧张抢救。
不用担心,这是厦门市卫生局组织的一场无事先预告、对一位“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的应急实战演练。据了解,自厦漳泉同城化以来,周边地区孕产妇来厦就诊也多了起来,此次演练随机选取两家医院进行考核,对已实行一年的“转诊网络”进行测试。
迅速!专家团队会诊岛内转诊1小时
昨天下午2:35,演练启动。一位来自外地、怀孕37周的孕产妇(年龄25岁左右),突然出现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并伴随着心脏衰竭、肺水肿等并发症,风湿性心脏病病史,情况危急。
15分钟内,医务科副主任医师黄华已组织妇产科医生进行会诊,研究孕妇病情,同时与上级医院厦门市第一医院医务科取得联系,做好转院准备。半小时,专家赶到,接手病人,诊断病情,分析孕妇目前的生命体征,考虑到病人有病史,二级医院设备、医疗条件有限,决定转院抢救。
又不到15分钟,120救护车赶到,信息交接、设备转移后,迅速将孕妇病患抬上救护车。顺利抵达上级医院ICU重症病房,由各科室医生(产科、输血科、麻醉科等)组成重症抢救小组,孕妇脱离生命危险,留院观察。
推广!闽西南转诊网络将开“绿色通道”
据介绍,如在会诊、转诊过程中出现延误、不通畅,很容易导致孕产妇死亡。所以,转诊需要强大的医疗水平来支撑。厦门市卫生局基妇处副处长钟红秀告诉记者,这两年,随着厦漳泉同城化,周边地区孕产妇来厦就诊人数增加,由于流动人口建卡率较低,未定期产检,具有潜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去年接收的外地重症孕产妇就占据了2/3,有几十例需要转院就诊。
目前,已组建的“三级危重症孕产妇转诊救治网络”:由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ICU、厦门市妇幼保健院MICU组成“三级转诊救治单位”;各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组成一级(区级)接诊单位。厦门同时还协助接收龙岩市、漳州市等地就近急转诊的危重症孕产妇。
厦门市卫生局副局长王挹青透露,下一步还将积极推进厦门市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使厦门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工作继续保持全省领先水平,确保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健康安全。(本网记者 胡婧 实习生 高洋洋 通讯员 林赐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