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家庭过期药品回收 一年来遭市民冷遇
2013-07-03 11:36 来源:台海网
0

去年起,厦门市开展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一年过去了,回收情况如何?
昨日,导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一年来,厦门市设立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从24家拓展至42家,但除了前埔、滨北、湖里等八九家社区门店稍有人气外,其他店则鲜有回应。家庭过期药品“绿色”回收,仍是难题。
放置的回收箱少人关注
在鹭燕药房仙岳路店,导报记者看到,过期药品回收箱里空空如也,一位正在买药的张先生表示,虽然自家囤有不少过期药品,但总体量少,多是“一扔了之”,不会特地拿来回收。
鹭燕药房镇海路店店员则表示,店里虽一直放有回收箱,但很少人会注意到,因此,回收的量也不乐观。
厦门鹭燕大药房有限公司企划部相关人员表示,由于是做义务回收,回收量完全看个人。“多的门店一个月有几十上百盒,少的几个月才有一盒。一年来,虽有不少热心市民打来电话咨询,但厦门市总体的回收量,仍不及预期”。
市民积极性急需引导
据了解,目前厦门市设立的家庭过期药品回收点共有42家,但回收量大的,仅集中于前埔、滨北、湖里、同安等地的8至9家社区门店。
家庭过期药品回收为何热不起来?市民陈女士认为,宣传力度不够,大家的积极性也不高,“以前拿来回收,有礼品拿,现在什么都没有”。“药品回收问题牵涉很广,单靠药监部门是完全不够的,需要长期努力。”对此,厦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表示,通过借鉴学习,厦门市仍会推进药品回收工作,并适时推出一些活动,通过赠送礼品等方式进行宣传倡导,以此提高市民的知情度和积极性。
此外,鹭燕大药房工作人员也表示,除增加门店的宣传外,还要鼓励店员多宣传,“设有LED灯的门店,也会适时添加回收信息,滚动宣传”。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