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VIP组织" 16名初中生4个月交了近万"保护费"

2013-06-20 15:01 来源:厦门网 0

  初中生小阳(化名)的QQ莫名多了一个“好友”,对方留言:交700元保护费,不然看到你就打!小阳说:“我又不跟你混,干嘛要交钱。”3天后,他在学校小卖部门口被一帮人拦截,对方是来讨“保护费”的。小阳再次拒绝,结果招来一顿拳打脚踢。

  警方一路追查,发现这所学校中有16名初中生“被保护”,4个多月交的“保护费”近万元。而收费的廖某,此前因抢劫罪被判刑,正处于缓刑期。日前,涉嫌寻衅滋事的廖某等人被移送至湖里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VIP组织”盯上刚上初中的学生

  2012年11月1日,有人加了小阳的QQ好友,小阳不认识,问他是谁,对方回答:VIP组织的。

  小阳刚上初一,听同学说过这个“组织”,知道“头目”姓廖,开学后就在学校发展“会员”,其实就是勒索“保护费”。对方说:“我们上周打了你同学,你还替他敷伤口,你们既然是一伙的,那就和他一样交‘保护费’。”

  虽然对方威胁要打他,但小阳没理睬。11月4日是周日,小阳到学校看球赛,走过校门口的小卖部,一帮人坐在路边,其中一个指了指他,另两个人将他拉到角落,瞪着眼问:“到底交不交?”小阳不肯,那人一脚将他踹倒,其他人也围上来拳打脚踢。15分钟后,小卖部老板发现小阳被打,高喊“别打了”,这帮人才跑开。

  小阳的父母报了警。经学校调查,有16名初中生被威胁后,乖乖地交了“保护费”,其中大多数都是初一新生。

班干部成了跑腿收钱的“助理”

  16名“被保护”的学生中,有一个是品学兼优的班干部——王坤(化名)。事实上,廖某在这所学校发展“VIP成员”,就是从王坤开始的。

  2012年7月,刚刚小学毕业的王坤在台球馆认识了20岁的廖某。过了几天,廖某打电话给王坤:“以后我罩着你,你带几个同学来我们见个面。”王坤找了几个派到同一所中学的学生,带去见廖某。

  见面后,廖某说:“你们给我交‘保护费’,以后被欺负了,我们帮你出头。”廖某身边有3个跟班,还有意无意地亮出一把刀,这群刚上初一的孩子胆战心惊,不敢说不。随后,廖某建了个名为“VIP”的QQ群,不时“通知”交钱的时间和地点,并威胁不交钱会挨揍。

  开学后,成绩好的王坤被选为班干部,但在廖某眼里他却是“VIP助理”。廖某过生日、想唱歌或者想吃烧烤了,都让王坤去收钱,每个月少则200元多则500元。

  为了收更多钱,廖某还到校门口堵学生,两三个“混混”提着报纸包着的长条物跟着,初中生都很害怕。被强拉进“VIP组织”的学生想退出,廖某就说:“不干可以,先交400块钱,然后挨顿打。”他不许学生告诉老师和家长,学生们只好想办法骗家长,东拼西揍交“保护费”。

  2012年11月7日至27日,廖某及其团伙成员先后落网,在4个多月期间,他们向这些学生收的保护费近万元。

【专家观点】

保护孩子要注意方式方法

  “曾经有个被清钱的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结果老师在班上讲了他的遭遇来教育其他同学。老师是好意,但给这个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他紧张害怕甚至引起了生理反应,最后不得不住院治疗。”厦门心灵空间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曹凤芬说,初中的孩子心理还不够成熟,面对暴力胁迫,在恐惧之余有两种心态,一是觉得“有人罩着”也好,一是发现其他同学也一样,别人忍了自己也可以忍。这两种心态,导致受害学生不愿意独自站出来告发或求助。

  曹凤芬提醒,家长和老师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多与孩子沟通,一旦发现孩子遭受暴力胁迫,首先要缓解孩子的焦虑,给他提供安全的环境,严重的还要进行心理辅导。

【编后】

老师和家长哪去了

  清钱,是个熟悉又沉重的话题。但在本案中,有几个疑点不得不引起关注。小卖部老板一声喊,一个孩子勇敢反抗,就足以“摧毁”一个犯罪团伙,事实证明,这并不难。但作为校方,当廖某等小混混堵在校门口发展“会员”时,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并制止?当孩子们频繁地以各种借口要钱时,家长为什么不问问钱都花在哪里?廖某以“组织”形式公然威胁这么多孩子,没有一个敢告诉家长和老师,责怪孩子胆小,不如追问老师和家长为何缺位。给孩子安全感不是说说,更重要的是行动。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微博、微信流传倒输银行卡密码能防劫持
下一条:厦门被警方记录在册吸毒者有5000人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