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35岁男子骗人上瘾作案20多起 涉案金额十几万元

2013-05-23 14:43 来源:厦门网 0


嫌犯(中)被警方抓获

  他是个职业骗子,行骗的习惯已经像毒药一样,渗入到他的血液中。翻开他的履历,前科累累,其中大部分都是骗出来的。买充值卡在想着骗人,去应聘也是在为诈骗做准备。他,就是35岁的龙岩男子张某峰。5月7日中午,当他十几年来第一次听到别人叫他真名时,也是他落网之时。截至昨日,张某峰已交代作案20多起,涉案金额十几万元。

交完朋友后骗走手机

  说起如何认识张凯(张某峰的化名),受害人小刘形容为“偶遇”。确实,在骗走小刘2部手机之前,两人只有一面之缘。

  2012年底,张凯去小刘的手机店里买充值卡,健谈的张凯给小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完手机费,两人也就成了朋友,张凯还要走了小刘的QQ号。一回家,张凯就加小刘为好友,开始网上聊天。

  张凯说,自己是某大型企业的中层,经常与领导、客户应酬,两人似乎有讲不完的话题。慢慢地,小刘开始对张凯信任起来。当年12月30日,张凯提出想送领导两部手机,要从小刘店里拿货。“有生意当然要先照顾你啦。”听了张凯的话,小刘立即拿了2部价值近万元的高档手机来到张凯指定的机场附近一酒店。

  接过手机,张凯让小刘在楼下等等,他上去拿钱。小刘左等右等都等不来,忍不住找酒店的人,才知道张凯早就从消防通道溜走了。

  手机关机,就连他们平时交流频繁的QQ头像也黑了。小刘意识到,遇到骗子了。

听到自己名字愣住了

  机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一接案就发现,张凯这个名字是假的。而且接下来的迹象表明,这个骗子很职业,很狡猾,留给警方的线索少之又少。“很多次,以为发现了他的蛛丝马迹,再查下去却又是假的。”经办民警林冠辉感叹说,他是个聪明人。

  但“再狡猾的狐狸,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在艰苦追踪其半年后,警方终于掌握到该人的行踪。张凯也姓张,本名张某峰,龙岩上杭人。通过串并案,警方发现张某峰所做的案件不止这一起。

  5月7日中午12点多,龙岩武平平川镇,走在路上的张某峰突然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这是我十几年来,第一次听到别人叫我真名。”事后张某峰说,而当时他明显愣住了。叫他名字的人,就是民警林冠辉。“从某种意义上说,还要谢谢你。”张某峰对林冠辉说。

  张某峰一直以骗术高超自诩,从未想到会栽。“我认了,其实我在龙岩行骗的金额更高……”面对林冠辉,张某峰坦言。

  目前,张某峰已被刑拘,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骗子自述不去骗人就全身难受

  张某峰身世有些坎坷。自幼丧父,随母改嫁。他说,新的家庭没人关心他,没有温暖。于是,他开始偷,开始骗。十几岁时,就因为盗窃、行骗被收教。出来后,他就再也没回过家,十几年了,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是一堆的行李,随时准备落脚,也随时准备离开。

  而行骗,就像毒药一样已经渗入到他的血液中。

  他说,他去买东西、充值手机会习惯性地问对方手机号、QQ号,回去之后就加好友,套近乎再伺机行骗。有时,他真想好好找份工作学个谋生的手艺,但时间一长他又忍不住去骗,不骗就浑身难受。就连出去旅游,都要骗。“之前认识了一个泉州的女孩子,去西安玩,把她也骗过去了,偷走了手机、钱包就跑了。”张某峰说。

  他一般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而且以女性居多。在骗完小刘后,他回到龙岩,躲一段时间再来厦门、再骗。当警察抓到他时,他已经又骗了好几次。最后一次是在集美的一家美容美发店,本来真的很想好好工作的,但一进去就又被他抓住了员工们的弱点。他把自己伪装成“富二代”,先下血本请大家吃饭,而后以各种理由骗走了iPad(苹果平板电脑),iPhone4(苹果4代手机)、iPhone4S以及iPhone5等总共价值几万元的东西,在成功借走另一同事几千元后,再次“消失”。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今年退休者养老待遇下月公布 年前退休人员补发完毕
下一条:同安莲花镇淡溪村因暴雨发生数处滑坡 村民开展自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