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车刮塌厦门第一医院在建停车楼防护棚 13辆车被埋十余人受伤
▶倒塌的防护棚约有600平方米
货车撞倒了防护门立杆
闽南网5月22日讯 厦门第一医院附近防护棚倒塌下来的那一刻,坐在车里的厦门市民郑先生,只觉眼前漆黑一片,车顶玻璃全碎了,“只能在车里看着,也不知道是生是死”。昨天,他从集美开车来厦门上古街第一医院看望女儿,不想竟遇上这样的事。
当天上午10时45分,一辆货车在第一医院门口送货时,撞倒了交通安全通道防护门立杆,导致防护棚倒塌。事故共造成13辆车被埋压,10多人受伤,其中一人头部伤势较重,已在第一医院观察治疗。
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事件还原货车正拐弯防护棚突塌
事发地点位于从镇海路进入第一医院的入口通道,长约80米。通道左侧是医院在建的停车楼,防护棚就建在通道的上方。
事故发生时,保安罗先生正在镇海路往第一医院方向的红绿灯处值班。他说,只见防护棚突然从上往下倾斜下来,才几秒钟,整个棚子就全都砸下来了。“从一辆大货车正在拐弯的地方开始塌下来的。”
当时,车道上约有十几部车,人行道上也有不少行人。“还好是红灯,如果赶上绿灯,过来的路人会更多。”罗先生和其他保安及医院的医护人员马上赶过去救人。
忆起这起事故,一辆大众的车主周先生心有余悸。棚子将他的前后车窗都砸裂了,车顶部多处凹陷。周先生说,上午10点多,他本来是去第一医院准备接人出院的,才刚开到棚子下,棚子就突然塌了。眼看着钢管、木板砸落在他的车上,他俯下身,躲在驾驶位上,直到棚子全倒塌后,才打开车门爬了出来。后来,工人将棚子卸完并搬离后,周先生才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将车开到地下车库。
记者直击13辆车被埋十多人受伤
上午11时许,记者赶到事发现场,只见倒塌的防护棚完全覆盖了通道,棚下数辆车被压受损,路口一辆红色雪佛兰轿车被压住了大半个车身。后据雪佛兰4S店售后人员检查,这辆雪佛兰轿车前、后挡玻璃都碎掉了,车顶严重凹陷,车门一定程度受损。
在车道拐弯处,一辆货车车身较高,其后车厢的货物顶住了倒下的防护棚。
记者看到,倒塌的防护棚由钢管构筑成,上面一层木板,木板上面还有一层竹条,底下再以钢管支撑,主要是用于为通道左侧一在建停车楼做施工期间的安全防护。倒塌的防护棚下,是引导机动车进入医院的入口通道,共有3条机动车道和1条人行通道,其中靠停车楼工地一侧的机动车道,是进入医院的临时车道,中间为急救车道,右侧是车库通道,再旁边则是人行通道。
据厦门市安监局初步统计,这起事故共造成13辆车被埋压,10多人受伤,其中一人头部伤势较重,已在第一医院观察治疗。由于倒塌面积比较大,一直到昨日中午12时许,塌下来的防护棚才全部被卸完并搬离,受损车辆也相继驶离现场,被引至第一医院地下停车场停放。
亲历者说
只能在车里看着,也不知道是生是死。
想起棚子塌下来那一刻,郑先生仍觉得后怕。他从集美开车来医院看女儿,突然遇到这事,只见整个棚子就倒了下来,眼前突然黑了一片。看到棚子倒下,郑先生躲在车里,不敢动弹,但是车顶玻璃、前后挡风玻璃都被落下来的钢管砸碎了,碎片散落下来,刮破了郑先生的脖子和手。
“只能在车里看着,也不知道是生是死。”郑先生说,他的车子所处的位置正是防护棚的正中间,受力比较大,车被砸得挺严重。
危急时刻,他拉了妻子一把。
事故发生时,市民蔡先生刚跟妻子从医院看完病出来,两人并行走在人行道上,他走在外边,妻子在他右侧。突然听到“吱吱”声响,随后棚子开始往下倾斜。
“棚子倾斜后整片就倒下来了!”蔡先生见状立马拉起妻子的手,但因为棚子倒得快,钢管已经砸到了妻子的右肩,蔡先生紧紧拽住妻子的手,用力往外一拉,两个人扑倒在路边,才没被棚子压住。
躲过一劫,但妻子的右肩开始隐隐作痛,右脚关节处也被塌下来的木板和竹条刮到,一直流血,蔡先生的手脚也被刮到流血。
车主追问
防护棚结构
是否不合理
防护棚是怎么塌下来的?
据厦门市安监局初步调查,是一辆货车在上古街第一医院门口送货时,撞倒交通安全通道防护门立杆,导致防护棚倒塌。
现场一名不透露姓名的施工人员说,此次倒塌的防护棚约有600平方米,限高4米。“警示牌就置放在保安岗亭上方,每条车道确实都比较小,车辆进入要慢行小心,这些注意事项我们都有做警示牌。”他强调说,这一防护棚从去年10月起搭建至今,均系钢管支撑,承重绝对没问题,搭建使用期间从未出现过问题。
车主周先生保留看法,他说,防护棚架子这么容易被货车带倒,会不会是搭得不合理?他看到整个棚子是独立的,也没有牢固在墙面,地面也没有任何固定措施。
引导车主们将车驶到地下车场的工作人员称,之后会统一协商赔偿的事情。(本网记者 许茵茵 陈志坚 通讯员 陈荣亮 曾德猛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