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厦门 > 厦门新闻 > 正文

厦门部分路段排涝系统用了30年致多处积水

2013-05-17 08:40 来源:闽南网 1

  湖滨南路的基金大厦地下停车场被淹没了
湖滨南路的基金大厦地下停车场被淹没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闽南网5月17日讯 一场豪雨,让5个市民失去了生命!

  暴雨夜袭鹭岛,水漫全城,路被淹、车被堵,岛内多处积水严重,环岛干道下穿仙岳路隧道,积水甚至已深达6米,多处地下停车场更是成了封闭的“游泳池”。

  “我们去吕岭路看海吧!”微博网友无奈地感叹。被水浸泡的厦门,让众人不得不问:这座城市的地下脉络——排水系统,究竟怎么了?

【应急措施】

抽水泵抽水车清淤设备上阵

  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说,昨日凌晨,暴雨来袭后,值班室的电话就一直没停过。

  市政工程管理处已经启动了紧急应对措施,开启了路边的泵站,对路面进行抽水;打开雨水井盖,增强排水速度;增派人员往积水严重区,支援排水。暴雨又急又猛,雨量大且降雨时段很集中、分布地区不均匀,市区部分区域排水系统无法跟上,岛内多地积水严重。

  特大暴雨后,会展中心明发国际新城负一层商铺都被水淹了。昨天上午8点多,思明区应急连150多人及警备区某炮兵团的20多名技术骨干,带着抽水清淤等设备参与抢险。临近中午,湖里武装部的8台大功率消防抽水车和30多名官兵也赶来支援。这种消防抽水车一分钟能抽3~5立方米的水。

【部门声音】

排涝系统较旧存在问题不少

  “瞬间雨量太大,没料到雨会下这么大。”谈道为何暴雨后厦门多处积水时,厦门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副处长洪毅新,指着厦门本岛防洪排涝改造工程图纸为我们介绍,目前厦门本岛共有16个排洪片区,其中,最主要的是面积37.10平方公里的筼筜湖系统区和面积9.50平方公里的湖边水库系统区,仅筼筜湖系统区就包含了36条排洪沟。

  洪毅新说,厦门目前这套排涝系统使用时间较长,比如湖滨南路一带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按照当时的标准,是足够应对强降水的。现在正在规划新的排涝系统,但这个规划,可能还需一段时间才能完成。

  目前的这套排涝系统,设施功能完好,但小问题不少,比如管道使用时间长,出现积淤,如果雨量大,树叶掉落,容易造成排水口堵塞;一些新楼盘的建设开发商会对排水管进行改造,导致排水管不一致,也容易出现排水堵塞;此外,农田土地被征用,蓄洪的土地越来越少,排水管的排水压力也越来越大。

【专家声音】

老城区积水多

清淤很重要

  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给水排水”专家陈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厦门的排水系统有些路段已经很有年代感了,早在城市建设之初就已投入使用,纵观本次暴雨过程,积水严重的地区大多出现在厦门的老城区。

  “老城区的排雨水能力明显落后于新城区,管理部门应该及时对这里的排水系统进行改善,应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暴雨。”

  集美大学工程管理系的曹老师介绍,厦门市地面排水管道是按早期的国家标准设计的,一般根据当地一小时的最大降雨量(如五年一遇)为标准,这次突如其来的降雨已超过现行的最高降雨量标准,所以出现多处积水。此外,管理部门对排水管道的排污处理也很关键,厦门靠海,沙地较多,下雨时沙子很容易随雨水进入管道内,这样也不利于排洪,要定时清淤,以防止管道内水流截面变小。(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刘燕婷 陈志坚 实习生 陈佩芬)

新闻推荐

加载更多...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上一条:厦门这场暴雨是强对流作怪 今日雨带转移漳州
下一条:岭兜百余户居民连夜转移 消防动用冲锋舟搜救被困村民
24小时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