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村民发现芳香古木 长六七米重近3吨河床沉睡数百年
古木被溪水冲刷后有明显的水波纹痕迹
这段古木长六七米,质地坚硬
闽南网5月10日讯 一段品相奇特,还散发阵阵芳香的古木,在溪里沉睡数百年,数月前被村民发现。同安五显镇布塘村村民蔡友益请来吊车将古木吊出水面,安放在家。
昨日,记者在蔡友益家中见到这根神奇古木,树身长达六七米,重近3吨。同安五显镇林业站的林站长判断,这段古木树龄可能已达千年之久。
渔网经常被勾破村民发现超大木头
布塘村有一条溪,当地人称为大溪,溪水约有两米深。村民蔡友益说,村里很多渔民长年在溪里捕鱼,但都没听说过这段木头。直到三四个月前,他听闻村里的渔民捕鱼回来后在抱怨,捕鱼的网经常被溪里的什么东西给勾破,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大家都没去看。
“到底是什么东西?”一向有着很强好奇心的蔡友益决定亲自到溪里一探究竟。上个月,他独自一人潜下水去查看了几次。在一米多深的地方,他用手触摸下,发现疑似树木的东西,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溪底的泥沙,其余部分均浸泡在水中,用脚粗略一丈量,树身起码要两三人才能抱合拢。
4月30日当天,蔡友益请来一辆吊车,在不少村民的帮助下,把木头打捞出溪面,同时还打捞出七八根体积较小的木头。把木头运回家后,看到木头很大,还会散发香味,这么稀罕的事,引得村里村民不时前来围观。
古木品相奇特呈现水波纹
昨日,记者在蔡友益家的院子里看到这段“神奇”之木。根据测量,树身长达六七米,最大树直径约3米,这种木头密度很高。据当时操作吊车的司机师傅说,根据经验,这截古木可能就达近3吨重。
虽然在溪床被水冲刷、浸泡,但木质仍很坚硬,木身嶙峋,呈现铜褐色,木头中间部分只剩下一半,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记者轻轻地掰下一小块古木,古木散发出一股奇特的香味,用明火烧烧不着。
木头总共有三层,最上面一层是树皮,目前只有一小块地方还残留,第二层是被溪水浸泡树皮下的部分,最里面一层很光滑,质地也最为坚硬,因历经溪水浸泡和冲刷呈现水波纹,很是壮观。
昨日上午,村里90多岁的老人蔡文课告诉记者,活了快百岁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奇特的古木。他说,小时候,自己常常和小伙伴们到布塘溪游泳和玩耍,可是见都没见过这根木头,也从来没有听爷爷和父亲说过,村里几代人都没听说有人见过,所以这根古木在溪底起码沉睡了数百年。
树龄或达上千年价值应不菲
昨日上午,同安五显镇林业站站长林恩来到蔡友益家中,看到这段古木后,林恩大呼惊奇,“这种古木很奇特,这么大、这么久的木头还是第一次看到”。林恩仔细观察了古木,根据该古木的树型、树貌、密度、味道等综合判断,该古木有可能是福建一带常种的香樟、榕树、秋枫等,树龄可能达千年。
林恩说,如果是榕树,表面不会这么光滑,从古木枝干生长的方向看,也不像;如果是秋枫,质地也没这么坚硬,更不会散发香味。最相似的应该是香樟,但香樟香味很浓,如果浸泡过水后,远远就能闻到味道,很强烈,而且这种气味跟香樟的味道也不同。因为深埋地下数百年,无法精确判定这种古木到底是何树种。他已从古木上掰下表皮和树木中间部分带回,说要找相关专家做下鉴定。
林恩表示古木树龄可能达千年之久,而且树型树貌非常罕见和漂亮,经济价值应该不菲。(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陈志坚 通讯员 叶少静 何东方 文/图)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